第03版:故道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6年4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集镇:三省交界传奇地
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探访全媒体报道组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张集镇李庄1200多年的老槐树   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贾晶晶 摄
  张集镇万亩果园内,果农正在梳理树花 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魏文慧 摄

  阅读提示 张集镇地处黄河故道商丘尽头。行走黄河故道,张集镇是必不可少的一站。

  张集镇位于虞城县东北部,北与山东单县杨楼镇隔黄河故道相望、东与安徽砀山官庄镇毗邻。该镇距县城39公里,镇内柏油路四通八达,村村相连,全镇辖27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共230个村民组),人口4.8万人,农业总人口4.7万人,耕地面积6.8万亩,其中果树面积4.2万亩,水利、通信、电力、冷贮配套设施齐全。

  张集的故事有很多,却总绕不开马滩这个“三省庄”。关于张集的故事,还是要从“三省庄”“三界碑”开始。

  “三省庄”里故事多

  “三界碑”是距马滩村东北4公里处的一块界碑。界碑高1米有余,成三棱形。它的西南面刻着“河南”,东南面刻着“安徽”,北面刻着“山东”,三面均有“国务院,2013年”字样。界碑是国务院1996年立的,2013年进行了重改。站在界碑前,南跨一步是河南,北跨一步到山东,东跨一步到安徽。到了“三界碑”,必然要到“三省庄”马滩看看。

  马滩村是一个3000人的大村,因马姓人居于河滩上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前,马滩村曾分别隶属河南、山东、安徽三省管辖。把历史追溯到清代,三省在马滩的分界点仅仅是一口水井。这口水井位于今马滩村东部千里马雕塑西北200余米的地方,村里人称之为“三省井”。

  新中国成立后,马滩村完全划归河南省虞城县管辖。今天的马滩,又因其襟连三省而成为省际间群众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缩影。

  马滩的历史可以从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马滩村南曾发现了一座造型巨大、样式别致的船。按其残长的复原长度,约有14米。从船的倾斜方向,口朝下、底朝上等现象判定,其应是从上游漂流而至。沉船位于黄河故道中心,距现有地表2.5米。

  2.5米厚的泥沙堆积证实了黄河曾经的泛滥。以古船发掘地层推断,明嘉靖二年(1523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间,黄河曾泛滥十余次,危害巨大。

  千年唐槐今尚在

  杨林村委李庄生长着一株距今1200余年的唐代大槐树,高30余米,表皮皲裂,枝叶稀疏,枝条中空。槐树“阴面”近黑色,“阳面”土黄色,“阳面”颜色的形成,离不开树下神龛中香火熏烤。村民把大槐树称为“老槐爷”,在其纸条上挂满了红布带,以祈求福寿和平安。

  杨林村村支书杨道战说,在李庄百姓眼里,“老槐爷”是神一般的存在。

  村里人传说,在隋末唐初之时,李渊途经槐树李庄,在一棵小槐树前栓马歇息。因战败后心情惆怅,李渊发起牢骚:“小槐树啊,你如果助我打败昏君杨广建立李姓王朝,将来我一定派家人在此定居,天天为你浇水理枝,长久守护着你。”

  以后李渊果然一路高歌猛进,建立起了唐朝。唐高祖李渊不忘誓言,封了一位宗族兄弟在此定居,繁衍生息。

  围绕“老槐爷”展开的传奇故事不止这一则。村里人世代相传,数百年前一阵东南风把一件大红袍吹上了树梢。村民取下大红袍一看,上边隐隐约约有“槐爷”两字。百姓相信这是上天之意,遂把老槐树唤作“老槐爷”,建神龛供奉了起来。据说,这“老槐爷”还十分灵验。

  在“老槐爷”北边不远处,还有一口神秘的水井。杨道战说,1995年打这口井时,白日晴天里居然响雷阵阵。周围的水井打到十多米深便见了地下水,而这口水井打了20多米,除了几块木片,却滴水未见,即使倒水进入,也是瞬间消失。

  这口枯井闲置了20年,围绕它的传说渐渐多了。有人说井下住着神龙,有人说井正好打在了古墓上。水井下是否真的有古墓,也只能在考古发掘后得到答案了。

  苹果园里新经济

  小乔集村栽种的白莲藕已成为地理标志产品。这里栽种白莲藕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代时,小乔集白莲藕曾作为珍品多次进奉皇帝,成为贡品,“乔藕”由此身价倍增。几百年来,“乔藕”在市场上盛名不衰。至今,豫东一带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惠楼山药砀山梨,乔集莲藕香万里。”

  与白莲藕相比,张集苹果的历史要短很多,然而名气却大很多。1986年,由村党支部书记直接提拔成张集镇党委书记的张仁保提出“要想富,种果树”,当年就在张集镇种植果树1万多亩。当时,国家还没有提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从黄河故道里爬出来的“泥腿子”张仁保以过人的胆识及远见,为张集镇的发展绘就了一张蓝图。曾经贫瘠的碱壳地被有力的苹果枝条覆盖,曾经漫天的黄沙土被一地的绿洲遮挡,曾经让贫穷折磨得一脸苦相的村民被鲜红的红富士苹果映红了脸。

  张集镇6.8万亩土地上已种植了近5万亩果树。张集的红富士苹果连续5年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在1999年的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获苹果类唯一大奖,2004年在中国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畅销产品奖”。张集镇2008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荣誉称号。

  张集苹果打出了名气,张集人还在为做大苹果经济做着努力。在增加苹果附加值的道路上,虞城县富硒红富士合作社理事长、虞城县学峰果蔬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学峰是位先行者。

  “张集苹果虽然有名,可是没有品牌,这绝对不利于今后的市场竞争。”为了打响张集苹果的品牌,他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商标。之后,他又利用张集地处富硒带这一优势,培育富硒苹果。普通苹果一公斤3元左右,富硒苹果一公斤6元左右。富硒苹果的出现使张集果农收入翻了一番。

  2010年,“史学峰红富士苹果”荣获郑州第八届国际展销奖。2012年,“史学峰富硒”红富士苹果被农业部列入全国一村一品工程,2014年获得上海全国十四届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张集镇党委、政府也把改良苹果品种,提升苹果品质,把果乡村庄建成生态家园这样的方案列入了发展规划。张集苹果即将迎来一轮新的经济增长点。

  水库旁边生态圈

  王安庄水库位于张集镇东北约3公里的黄河故道上,是黄河故道上7座串联梯级水库中最下游的一座。该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和养殖等多种功能的中型水库。

  张集镇副镇长刘富强说,水库于1958年建成蓄水,控制流域面积1520平方米。2010年8月被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鉴定为三类坝。2013年实施王安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王安庄水库盛产各种鱼虾、螃蟹等水产品,目前已建成综合养殖场6个。

  王安庄水库滩区5000亩的水面,景色宜人,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王安庄水库的生态美景,也正是张集镇生态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虞城县政府与江苏华源光伏公司已签订了装机规模100兆瓦的光伏项目,总投资额10多亿元。一期20兆瓦,二期50兆瓦,已通过省发改委备案,是目前全省备案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有效利用了黄河滩涂荒地,一期640亩荒地已征收补偿到位。三期建设完成后,年发电量将达13亿度,是全县年用电的1/9,可为地方增加近30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虞城县利用该项目获得了国家光伏扶贫县、清洁能源达标县、节能减排先进县的荣誉称号。

  张集镇正发挥三省交界的地理优势,整合张集镇现有的苹果产业、水库资源及光伏项目,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带动百姓奔小康。

  (执笔/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贾若晨)

  策划:郭文剑 统筹:宋圣英 张浩哲 孙克东

  执行:丁 敏 闻 力 秋 影 袁郑剑 吴 涛 郭跃旗 靳文庆

  李瑾瑜 傅 青 魏文慧 刘建谠美编:苏新诗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