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东和环保杯”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探10/2016-04/12/03/201604120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6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乔集乡:治黄史上谱华章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乔集乡境内黄河故道大堤保存完好 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魏文慧 摄
  乔集乡的将军庙 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贾晶晶 摄
  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探访全媒体采访活动示意图

  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探访全媒体报道组

  阅读提示 它让乔集人望而生叹:黄河大堤决口,水势凶猛,吼声如雷,古宁阳被汹涌的黄河水淹没;它让乔集人扬眉吐气:上演了一曲曲官民齐心治理黄河的动人赞歌,留下了美丽、动人的传说;它打破了“黄河无法治理”的断言,使数万亩“白茫茫”、“水汪汪”的盐碱地和沙荒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

  它就是虞城县乔集乡段黄河故道。处于明清黄河故道滩区的乔集乡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新生。而那段可歌可泣的辉煌治黄史则深深烙在这片土地上,与当地的洪河、杂技艺术、传奇故事、果树种植和万亩防护林一起,向世人展现着“乔集的新中心,心中的新乔集”。

  黄河吞没宁阳城

  在乔集乡街头的文化生活广场东侧,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自北向南穿过,这就是洪河。

  乔集在500年前是一座古老的战略重镇,至今还流传着“铁底铜帮宁阳集”的说法。当时的宁阳城非常坚固。黄河大堤决口,水势凶猛,吼声如雷,铺天盖地,宁阳城首当其冲。只有刘家大院幸免于难。当时多亏寨主刘员外,带领人们不辞辛劳,日夜防护,使南北横流的大水在这里拐了个弯,往东南方向流去了。所以现在的洪河就是在乔集拐弯往东南流,一直流入巴清河的。

  刘员外在刘家大院北面建了一座大木桥,人们都来桥上做买卖,成了集市。因为在大桥上成集,人们就把这里叫大桥集了。

  水患不止,眼看着脚下的土地不能耕种,人们便迁到东面的三省交界处。因为大桥集迁去的人多,在成集的地方就叫小桥集了。那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人越聚越多,胜过了大桥集。所以大桥集不大,集也起不来了,小桥集便成了大集。“大桥集不大、小桥集不小”就从此说起。桥集的“桥”字带木字旁,不是姓乔的乔。

  洪河到底什么来头?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虞城水灾致人口稀少,并入单父县(今单县)。至元八年(1271年)开挖巴河(位于今杨后堤南),筑坝百余里,植柳万余株,修复黄河大堤。

  明洪武二年(1369年)开挖白河马牧集至夏邑段,以缓黄河水势,不久淤平。是年黄河数次在虞城境内决口,总河刘东星疏浚赵渠,西自商丘经虞城南,东至砀山、萧县、徐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今,洪河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另一番景象。乔集乡围绕洪河打造了3000亩生态园。水面面积在4000亩以上的乔集乡境内的洪河,碧水清澈见底,游鱼畅游,荷花争艳,鸟儿翻飞,水天一色,置身其中,堪比入画。

  “将军”治水成佳话

  乔集乡余寨村有一座将军庙,其中的故事怎么也绕不开黄河。明万历二十五年,夏末秋初,大雨不断,河水猛涨,撕开一个口子,奔腾呼啸的洪水淹没了田原,淹没了村子,古虞大地变成泽国。为堵住故堤决口,官方在周边四县征集了18万民夫,肩挑背扛,车拉船载,填土堆石也无济于事,一连13年没有堵住决口,硬是让洪水冲出一条百里洪河。危难之际,一只仙鹤从空中飞鸣而来,“要叫水不淌,得靠喝与挡!”知县反复琢磨,根据谐音悟出:要想堵住大堤决口,就得姓郝的把洪水喝了,姓党的把洪水挡住。最终,在10万民夫中找到了郝、党二人。

  二人挺身而出,跳进水中,将河水挡于大堤之内,河水不再外泄。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建了“将军庙”。

  后来,当地民众重修庙宇,另一种说法又被传开。两人堵住黄河水以后,当朝皇帝龙颜大悦,念其功绩伟大,遂追封郝、党为将军,拨大量金银为其修建庙宇,御书“将军庙”金字牌匾一块,悬于庙门。

  将军庙每年有二月十三和九月初九两个庙会,这两天分别是郝、党二人的忌日和生日。每到此时,方圆百里的群众怀着感激之情汇集到将军庙叩拜纪念,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杂技村里能人多

  人们之所以喜欢去乔集乡,不光是因为历史遗迹,那里的杂技表演也是一绝!

  伞舞、云碗、空中云帽、咬车立人、晃板打碗、骑立车走钢丝、杠杆空中飞人……杂技村刘楼的杂技项目特别多。刘楼村现有村民1400多人,其中的800多人会杂技。村民们凭借精湛的技艺,走南闯北谋营生;在丰富他人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收入。乔集乡政府办公室主任平景全说,仅杂技一项,每年就为刘楼村带来人均上万元的收入。

  刘楼村的杂技传承了几百年。刘楼村古时常有土匪出没,且这里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明朝末年,刘氏家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虞城贾寨的周楼村。公元1590年,刘氏叔侄二人由周楼迁至现在的刘楼,当时的村名叫冯洼。因刘氏家族人越来越多,先人们便修建寨墙、炮楼,以保族人安全。

  刘楼村寨建好后,为防匪患,寨主刘玉贵带领族人成立了保家武装组织——大刀会,并购置了枪、炮、刀等兵器,人人均有一门绝技,就是土匪也对刘楼无可奈何。当时的刘楼村成为方圆几十里最为安全的村庄。刘楼杂技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七代传人刘孝勤与其儿子刘世田把刘楼杂技加以改进并发扬光大。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便率领众弟子到全国各地演出。刘楼村杂技于2012年被纳入虞城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年63岁的刘世田是刘楼村杂技团团长,也是第八代传人。今年3月底,他和另外6名演员受香港海外文艺家协会邀请,参加全国中老年团体才艺赛粤港澳大联欢,共表演了14场节目,他们的精彩表演博得评委和观众的好评,整场活动延长了40多分钟。刘世田等人也获殊荣。

  “网络卖果”拓新路

  乔集乡党委书记王琪说,黄河故道在该乡长约5公里,滩涂地四五千亩,群众曾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而今,滩区被打造成一望无垠的林带,沿黄河大堤一带建有1.5万余亩防护林。在林下,村民又搞起了果蔬种植。

  最让乔集乡民众引以为豪的,还是他们的苹果。进入乔集乡境内,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果树下,正在忙活的果农、悠游自在的年轻人,还有那嬉戏玩耍的孩子……真是“车在园中走,人在画中游”。

  王琪说,该乡发展以苹果为主的优质果树种植2.2万余亩,先后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项,每年产优质果品3000余万公斤,累计增产1亿元以上。仅果业一项,年人均增收2500元,果业已成为该乡富民强乡的主要支柱产业,该乡也被命名为“全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

  发展经济也好,打造生态环境也罢,最终还是为了农民。该乡加速“互联网+观光农业”实施工程,电子商务+专业市场+仓储+物流等,加快发展乔集乡生态旅游产业。目前,该乡有6家物流公司。

  谈起自家种植的十几亩红富士苹果,乔集乡乔楼村的赵慧满脸喜悦。赵慧喜欢网购。“你能在网上买东西,就不能在网上卖咱们的苹果吗?”父亲的话让年轻、聪明的赵慧深受启发,她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卖苹果。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她和许多果农一样参加了“互联网+”培训班。这样,不仅扩大了宣传面,即便在苹果行情不好的去年,她家的苹果也卖上了好价钱。去年,家里的五六万斤苹果通过网络卖完以后,她又收购了四五万斤苹果,也全卖掉了。

  乔集乡将紧紧围绕“果香绿城”发展理念,打造品牌战略,搞好绿色认证,将将军牌苹果、丑苹果、乔集烧牛肉、大朱寨香椿发展为名、优、特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果干、果脯、果醋、果汁等产业。

  (执笔: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宋亚威)

  策划:郭文剑 统筹:宋圣英 张浩哲 孙克东

  执行:丁 敏 闻 力 秋 影 袁郑剑 吴 涛 郭跃旗 靳文庆

  李瑾瑜 傅 青 魏文慧 刘建谠美编:苏新诗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