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梁苑茶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16年4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期话题
干部忙“早退”成热议,你怎么看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据媒体披露,尽管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即将推出,但在湖南一些地方,近期却有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一时间,干部自请“早退”成了社会热议话题。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歪嘴和尚念错经

  ■刘淑萍(武 汉)

  在“延迟退休”方案即将于明年正式出台的现在,某些地方竟然逆政策而动,搞什么干部“早退”,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不少人自请“早退”,甘愿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这实在是歪嘴和尚念错了经,成为改革大潮中的笑谈和谬论。

  首先,延迟退休方案是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并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社会养老金储备不足及与国际接轨等多方原因,经过了有关专家和机构多年调查研究而制定的,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情形下,怎可再出与延退背道而驰的政策?倘若根据各自需要,有人延退有人“早退”,那社会岂不是乱了套?意义何在?正义何在?

  其二,普通民众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天不干就要扣一天的工资,延迟退休对他们而言是多为社会服务而减少了报酬,但干部休而不退还提高待遇,铁饭碗,吃皇粮,悠哉游哉。难道延退政策只是对民不对官?两者之间形成巨大的差距,成为新的社会不公,这也是对延退政策的极大讽刺。

  其三,干部忙“早退”是一种反常现象,说穿了无非是能上不能下,若在职自己已无条件再被提拔,但退后权力影响还在,还有资源及“权力余热”可利用,在延退形势下“早退”,既没有工作压力,待遇还得到提高,上了双保险,何乐而不为?因此才出现“百余名干部递申请争相早退”的现象。试想,如果“早退”不提高待遇或让位下降职务,人们还会如此趋之若鹜吗?

  其四,干部“早退”原本由来已久,是为裁减行政机构和冗员,说到底是干部能上不能下,而今在延退政策下已不适宜使用。况且干部“早退”对有能力的人来说是人才浪费,“早退”更是一种“懒政”。退下去的人提高待遇,无疑加大了行政成本和财政负担,这些负担最终都转嫁到了纳税人的身上,形成新的违规违法和社会不公。

  总之,党中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对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提供了政策保证,干部“加钱早退”则违背了这个规定。

  

  自请“早退” “利”字当头

  ■史久爱(民 权)

  干部自请“早退”的现象,其实在县级及县级以下存在已久,绝非“湖南特产”。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机构改革合并后,职位减少、竞争激烈、晋升无望、权力不大责任大,加上形势发展变化之快和新的工作任务要求之高等原因,导致一些临近退休的干部感到身心疲惫,希望自己过得轻松洒脱一些。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行政机构臃肿、冗员太多、年轻干部得不到提拔的棘手问题,便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此举虽说有几多无奈,却貌似合情合理,立即得到了一些临近退休干部的积极响应。

  想来,这些干部“早退”之后,不仅可以享受高于在职时的工资待遇,还可在家赋闲养老,或了无牵挂地外出观光旅游,或来个华丽地转身,利用尚有的人脉资源,借机去些私企“再就业”,赚得“盆满钵满”,真可谓“提钱”早退,名利双收啊!而那些普普通通的在职职工除了每天朝九晚五地工作之外,还常常加班加点,有时甚至忙碌到夜半,但工资、职位依然无法和这些“休而不退”的“散吏”们相比,让他们情何以堪?

  另外,自请“早退”这种不劳而获、“吃空饷”的行为,不仅增加了当地财政负担,激起民愤,而且和国家即将推出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是相违背的!故此,我认为国家有关部门不能放纵或漠视这种行为,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让这些临近退休的干部调整好心态,只有这样,“延迟退休方案”才能有效地实施,“中国梦”才不会成为空谈。

  

  忙“早退”也是一种“不为”

  ■张海洋(柘 城)

  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是国家结合国情变化和国际通行做法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做出的一个适当调整,是经过通盘考虑的结果。通过征求方案,可以看出短期内对大多数人的影响并不大,但近期出现的个别官员自请“早退”的现象,却让人大跌眼镜,从中不难看出这些人为官做事的投机心态,也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不为” 现象。

  这些自请“早退”的官员,其年龄基本都是在50岁出头,正当壮年,仍处于干事创业的好年纪,即使这些人已经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但凭借自身的经验优势,还是可以有所作为。这些官员之所以自请“早退”,脱离工作岗位,无外乎这几个原因:从主观上看,这些官员或者觉得自己年龄较大了,没有了提拔上升的空间;或者长期得不到重用,没有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或者是觉得现在要求严了、“束缚”多了,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不如早早退场,落个一身轻松。从客观上看,随着整治“四风”不断深入,干部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福利逐步取消,导致这部分官员干事动力不足,进取意识弱化,不愿再吃苦受累,延迟退休的方案还未真正推出,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钻起了制度的空子。

  自请“早退”,不仅会涣散机关单位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还与国家推进延迟退休的政策方针相违背,有关部门应该把这种不作为、怕作为的现象认真加以整治。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很明显这些自请“早退”的官员已经超越了底线。

  

  “早退”很难让公众不产生想法

  ■梁云祥(江 苏)

  现在,受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及养老金已空缺巨大等因素的影响,不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涨幅度偏小,难以跑赢物价;而且延迟退休已成定局,目前正在工作的一大部分人,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延迟退休。在这个时候,一些地方干部不但可以“早退”,而且能够享受更高待遇,很难让公众不产生想法。

  是的,目前公务员退休工资来自于财政,与公众的养老金无关。但此消彼长,一些干部“早退”后增加的待遇,会增加财政负担,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财政更加紧张;再者,这些公务员“早退”后,空出来的岗位需要有人补充,同样会增加财政负担,让原本紧张的财政更难分出资金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而这,无疑会影响社会公众的获得感。不仅如此,一些年满50岁、工作年限满20年的干部,正值工作经验丰富及年富力强之际,让他们“早退”也有人才浪费之嫌;而加钱让一些能力不济的干部“早退”,违背了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原则。另外,干部“早退”后如果创业或到相关企业兼职,如果监督不力,其沉淀权力也可能变现。如此一来,让一些干部加钱“早退”,就有滥用公帑之嫌,同样会伤及社会公平。

  干部“早退”不是不可以,但需顾及社会公平。组织部门应根据干部实际情况对其“早退”与否做出合理安排,该留用的就留用,该下的就下,不能让贤者落寞,庸者得利;还有,对“早退”干部还要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防止其一边拿着退休工资,一边利用沉淀权力谋取私利。

  

  官员“早退”弊端多多

  ■周明欣(夏 邑)

  湖南一些地方,通过“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诱饵,引导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自请“早退”,这种做法看似可以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实质却弊端多多。

  一是该做法于法无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提前退休的条件是:工作年限满30年,或者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公务员。按照该规定,多数公务员需要年满55周岁才有可以申请提前退休。而湖南一些地方让明显不符合该规定的“一把手”提前退休,于法无据。二是不符合中央精神。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是中央的精神,达到一定年龄的干部,如果通过综合考察、考核,能胜任原职务,应当让其留任;如果不适合继续担任原职务,可以对其职务进行调整,而不一定要给其更高的工资待遇。三是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一把手”享受到高一级的工资待遇提前离岗,为了新任领导便于开展工作和自己的“面子”,一般不会再去上班,这无疑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与“延退”的大环境格格不入。四是有损社会公平正义。官员可以提前退休并可以享受到比退休前更高的工资待遇,这种好事,明显不会摊到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头上,广大农民、农民工更是想都别想。这样的做法,对于社会其他阶层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甚至会让他们心生怨气,影响社会稳定。

  

  “早退”的背后

  ■杨会安(民 权)

  身为一名20多年教龄的老师,每每遇到班里学生的早退现象,都会细查原因,担心孩子因为吃喝玩乐贻误了学业,担心孩子因心理、身体或家庭等客观原因影响了学习,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而今,时下流行的领导干部打着让贤、干部年轻化的旗号而自请“早退”现象,更是令人思索令人忧心忡忡。

  缘何“早退”?“早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真的是无欲无求,单纯地为年轻干部腾位或解决单位严重超编的现象吗?但凡有独立思维的人心里都明镜似的,若不是“早退”之后可以享受比在职时更高的待遇,设想一下还有谁忙着“早退”?高收入的“早退”之后,非但没有了工作的烦忧,生活可以悠闲自得,还可以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知识阅历去别的工作岗位发挥“余热”,再创辉煌,赚取外快,这对他们来说真是天下掉馅饼的好事啊,何乐而不为呢!如此下去呢?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养老负担,而且可能对当地干部群体造成影响,产生跟风效应。从而严重地污染了社会环境,玷污了社会风气,使得养育这些“父母官”的广大人民群众深受伤害!

  当然,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与基层机构改革配套的提前退休还是可以理解可以支持的。如病退、工伤或有重大贡献的职工,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照顾,让他们“提钱”早退也是合情合理的,充分体现党内的人性化关怀。但特例不能是人人都能享有的,否则就变味变质了。

  

  打消“早退”念头

  ■田晓泉(平顶山)

  早不退晚不退,国家延迟退休方案即将推出之际要求退,说明产生“自退”念头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干部不想延迟退休,因此,打消这些人“自退”念头,应从延迟退休说事。

  首先,要让延迟退休正常上班的干部享受比“早退”干部更高的待遇,不能让延迟退休坚守一线的干部的待遇,还不如早退二线干部的待遇。

  其次,延迟退休应向接受教育时间长、能干事想干事的干部倾斜。比如硕士学历以上的,学校毕业时已近30岁,按现行的退休年龄退休,发光发热的时间太少,难尽其才。还有政治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深受群众拥护信任的干部,也要尽量延迟退休。而一般干部,要考虑其自身情况,给一小部分思想、健康、作风等状况不佳的干部早日退休、不延迟退休开绿灯。

  总之,要让延迟退休成为人们欣羡的生活方式,而不成为“早退”的某种压力,从而打消一些干部的“早退”念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