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故道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6年4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道故事·“东和环保杯”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探微⑩
谢集镇:“第二归德府”的新发展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谢集镇葡萄园 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魏文慧 摄
  谢集镇境内黄河故道大堤旁的养殖场 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贾晶晶 摄

  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探访全媒体报道组

  阅读提示 谢集、孔集、三丈寺、李门楼……这是当年“绿皮车”乘客往返商丘、郑州时必须“慢磨”过的站点。那种慢悠悠静耗时间的感觉,真的不太好。如今呼啸而过的旅客列车已不再停靠谢集火车站,这看似是远离了发展机遇,实则意味着谢集镇发展的提速。就如同那早已干涸的黄河故道,留下的好似一片满是黄沙的废滩,实则留给谢集人一片能刨出金子的宝地。

  谢集的故事,还是要从一个个古老的传说开始。

  昔日繁华赛过归德府

  谢集的历史要比好多人想象的久远得多。

  春秋战国时期,在宋国境内的谢集已有人口聚集。后来宋国被齐、楚、魏瓜分,谢集并入楚国。随着楚人的迁入,春秋战国时期的小村庄有了楚村这个名字。

  到了宋金时期,谢集被称为古楚村。到了元代,由于管、苟、谢三大姓为村中望族,且村内有集市,谢集便被当时人称为管苟谢家集,简称为谢家集。此村名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谢集重视商业的基因被继承下来。在清朝中前期,谢集商铺林立,其商业规模已不亚于当时的归德府。谢集因此被南来北往的商人视为“第二归德府”。

  清晚期,清政府命令各集镇修建寨墙抵御捻军。谢集的商人、村民集资买砖,用18昼夜建起了一座东西长1公里、南北长1.5公里的椭圆形砖寨,墙高两丈四。寨子外有护城河,谢集人称“海子”;有东西南北四门,城门门楣上分别写“东流砥柱”“西土古茂”“南楼棠阴”“北广渊丛”;寨门配有寨门桥,连通城内外。上世纪50年代大修水利,这座牢固的寨墙被村民扒掉,拿城砖去修了水井。

  民国学堂位居谢集镇西街村,现为谢集小学,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学堂的前身是1921年在原白衣阁和平布寺庙宇的基础上建立的私学。1922年,在两座大殿中间建起了一座两侧防欧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2间,建筑面积约288平方米,门窗上弧下方,配以砖雕花饰,2层楼顶四周饰以7层砖雕花沿,正面山花中间雕竖匾“培养国基”,门楣上方雕“大礼堂”3字。室内设有木质楼板和楼梯。此建筑中西合璧,造型别致。

  在历史的发展中,民国学堂现在只余下大礼堂和东西两侧的两间房。

  包河源头在这里

  商丘市民对包河不陌生,毕竟它是市区为数不多的河流之一。可要说起包河的历史和来源,即使是与包河朝夕相处的商丘人,恐怕也知之甚少。

  在谢集,人们传说包河是包拯任开封府尹时为向开封运送漕粮而修。包河的源头在谢集镇尚楼村。之所以把源头选在这里,是因为包河源头紧靠黄河故道,向上通过孙谢干渠可以连通到林七水库。这样一来,货物走到包河源头,便很容易通过黄河转运到开封。

  包河虽然紧靠黄河,却并没有使用黄河水作为水源,而是“看天吃饭”,水量来源完全依靠降雨。尚未进入雨季的4月份,包河源头已经干涸,河道成了野草野花的世界,与黄河故堤融为一体。据介绍,包河全长188公里,在谢集境内长8.8公里,其中有约3公里贴近黄河故堤,与黄河故道隔堤相望。

  与包河相比,黄河故堤在谢集的传奇故事要生动和丰富得多。清朝时,黄河水患不断,朝廷派出刘统勋到河南筑坝治理黄河。刘统勋发动当地百姓人力抬土堆堤拦水,不分昼夜,劳作不停。贫苦百姓饱受水患灾害,加上每抬一定数量的土可抓一把铜钱的激励政策,在工程中投入了极大的劳动热情。原定工期100天的工程,谢集百姓用了99天便全部完工。

  黄河故堤的修筑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传说,当时临近黄河的韩楼村有一大户人家,家资雄厚,人多势众。这家人听说在村前筑起一条数丈高的土丘会影响到自家风水,便上下打点要阻止工程进行。刘统勋不得已改变了黄河故堤的走向,从计划要建在村前改到建在村后。这一大户人家心满意足,却没想到此举更是“破了风水”,招致祸事。之后这户人家家道衰败,人丁稀疏,渐渐后继无人。谢集人世代流传这一故事,提醒自己善恶有报,要多行善事。

  黄河故堤下,还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前几年,三里村故堤土层不断剥落,露出了其下10个巨大蒙古包式建筑。众人不知其来历和用途,纷纷猜测。直到这时,74岁的老支书董自臣才开口讲出了守了40多年的秘密。“这是‘712’工程,1971年2月开工建设的战略油库,1976年建成。”董自臣还告诉记者,这个油库外围直径70米,一座可储油2000吨。当时很多村民都参与了工程施工,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工程,直到前些年巨大的油库被废弃。

  黄沙地养育一方百姓

  商丘的水缸在哪?郑阁水库詹楼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专业种植村。该村800亩耕地,600亩种上了葡萄。夏黑、108、红提、绿宝石、粉红等葡萄优良品种的引入,使詹楼村种出来的葡萄成了一串串抢手的宝石。

  詹楼村种植葡萄,与黄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詹楼村坐落在黄河故堤南,历史上长期遭受水患。据传说,一次黄河发大水时,不知从何处冲来一座两层土楼落在此地。流离失所的百姓爬上这座土楼才在水灾中幸免于难。待大水退去,幸存的百姓开始聚集在这座土楼附近生活,渐渐形成村落。由于是占据土楼而生,该村村名便叫占楼村,后来逐渐演变为詹楼村。

  传说中的这座两层土楼是确实存在的。黄辛庄村支书叶培修介绍,土楼并不好看,也不高大。1957年前,土楼一直存在于村子中。1957年村里打井时,土楼由于碍事才被拆掉。

  黄河给詹楼村冲来了一座土楼,也给詹楼村留下了适宜葡萄生长的肥沃沙地。上世纪80年代,村民詹林录把葡萄种植引入村子。一经试种,詹林录大获成功,经济效益提高10倍以上。在詹林录的示范带动下,詹楼村村民纷纷跟进。葡萄种植很快成为詹楼村的特色经济。

  在种植上规模后,詹庄村开始谋划规模效益。叶培修说,去年村里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帮助村民统一购买农药、化肥;注册了“亿果”商标,开始推广品牌。叶培修说,村里现在还有了建葡萄酒厂的计划。一旦此计划得以实施,詹庄村葡萄种植的产业链将进一步拉大,农民收入将更上层楼。

  黄河带来的沙地给了谢集坚实的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了小麦、玉米单产超过“双千斤”的目标,于201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吸引了“农字牌”龙头企业中央储备粮商丘直属库和白象面业落户,带动了两家企业的发展。

  (执笔: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贾若晨)

  策划:郭文剑

  统筹:宋圣英 张浩哲 孙克东

  执行:丁 敏 闻 力 李艾凌 吴 涛 郭跃旗 靳文庆

  李瑾瑜 傅 青 魏文慧 单保良美编:苏新诗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