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读书品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6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书的故事
我收藏的三部《论语》
郭良正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藏书几千本,话题最悠长的还是那三部《论语》。三部《论语》,来历各异,都有真情故事。

  1989年春,有幸站在曲阜古城墙下,感受典雅孔府气派,接触淳朴友善乡民,领略亦隐亦现古代遗风,真切体悟到了孔子及三千弟子留下的远古文明。

  在孔府书店见到一本,大小和火柴盒相仿,深蓝色封皮上,长条框内白底黑字,书内繁体字竖排版的《论语》。捧读这古香古色、雍容华贵典籍,如沐两千多年前的春风。翻阅之余,理所当然购为己有。在我书柜里,它所占位置不大,但并不影响它博大精深的内核。它统领全局的地位,是哪本书也动摇不了的。

  其实,此前早有《论语》镇宅了。这要追溯到我的父亲,父亲是位淳朴农民,饱经沧桑布满皱纹的脸上,怎么也看不出来他的学问。可是,方圆十几里的老人们都知道,俺祖上是以耕读为业的殷实人家,父亲是礼仪传家的文化人。

  我从记事起,时常发现父亲劳动歇息,给年轻人讲古代人和事儿。“文革”前,年轻人想了解古代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都很喜欢听父亲讲。1990年,73岁的父亲驾鹤西去。整理他破烂家什时,偶然在一小箱子里,翻腾出来两本《论语》(上下卷),封皮上用蝇头小楷写着父亲名字。从此笃定认为父亲并非白丁,他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才转化成了有文化的乡绅,可惜,我再也没机会聆听他老人家教诲了。

  这套《论语》是1934年上海昌文书局印制的铜版竖排版本,宣纸质材的线装书。因时隔多年,又缺乏妥善保存,书皮已依稀流露出虫蚀迹象。翻开书页,密麻批注,再现了父亲当年读书认真态度,从清秀字迹里,足见父亲书法的老到功底。原以为是父亲读的书,经推算不对,应该是他教私塾时的教科书。

  父亲留下的《论语》,是为数不多的遗产之一。它蕴藏的丰富精神内涵,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是其他物质遗产所不可比拟的。父亲给我留下的《论语》已有81年了,它创造了我藏书的另一个之最——收藏最早的书。

  1996年到河南大学出差,造访了发小超明兄。多年不见,畅叙两日。那时他已是副教授了,临别他说,我这教书匠没啥好东西可送,那就给你送本书吧。随即,把一本韦支陆批注的《〈论语〉浅疏》给了我。一书到手,令我欣喜,善莫大于此,这样我就有了更深一步品读《论语》的工具书了。

  《论语》要义博大精深,极受国人尊崇,历代圣贤讲解、点评、批注,进行各种形式阐释,以便让普天之人理解和接受,启迪人们向仁、礼、孝、教育、中庸、天命诸方向努力。

  守护书籍,珍藏经典,格物致知,是我人生的大益。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