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厚重商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6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住商丘美丽乡愁”系列之四十九 “一岭十八岗”(48)
花园岗(四):千年古刹宋代圣寿寺
文/图 马学庆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圣寿寺塔

  【阅读提示】

  南北夏陵的遗迹,彰显着睢县花园岗与王行一带历史的厚重。在花园岗南有一古塔——圣寿寺塔,在荒烟蔓草中如擎天巨柱倔然耸立,千余年来以古朴的风姿具象地展示着岁月的雕饰,讲述着自己沧桑的故事。

  一座古塔,一本诗书。于某年的夏日,我来到圣寿寺塔之下。古塔默默伫立,犹如一位阅尽人间秋色的老人,无语。我仰望古塔,听到流水在塔内汩汩流淌,流水里有地震、雷击、狂风、马嘶、战火、硝烟。流水之上,有月光、鸟鸣,有袅袅梵音,经久不息,成为僧人和信徒身语意所依之处,成为众生灵魂的归宿,吟唱着自有宋以来的人间冷暖,以及从过去到未来的穿越。

  如今,古塔之韵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元素之一,为所在的闫庄村增添着厚重与旖旎。当夏日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一地,村里的水塘泛着闪亮的金色光芒,绿树掩映的古塔亦伸开双手,伸向蓝色的天穹,似要拽住飘浮过来的云朵,似要留住飘逝的岁月。此时的小村,犹如画卷徐徐打开,静静地舒展在天地之间。我想起苏轼的一句名言:“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之不可复识矣!”

  古塔悠悠,溯源渊长;古塔巍巍,神奇壮美;古塔煌煌,毓秀钟灵。而探寻圣寿寺塔的传奇,首先要从圣寿寺说起……

  兴始:远古遗址上 肇建宿龙寺

  位于睢县西南的圣寿寺塔,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目前商丘市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古迹。而比圣寿寺塔历史更悠久的,是古塔所在的圣寿寺以及古塔所在处的远古文化遗址。

  历经沧桑岁月,圣寿寺早已不存,但其旧址仍在,据载原占地面积多达 2500 平方米。如今寺院遗址处平均高出地面 3米有余,圣寿寺塔就巍然矗立在高台之上。从遗址的断面上,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文化层。省、市文物工作者曾在此地采集到过不少古代遗物,如商代的陶鬲残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剑、箭镞,以及上古时期的鹿角化石等。从而可知,早在远古及先秦时期,此高台处就为先民聚居生息地,并形成重要的聚落。所以,这里是一处包括圣寿寺塔在内的双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圣寿寺为何时所建?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其实,圣寿寺塔所在的寺院本名乃宿龙寺,圣寿寺是后来的改名。据载,宿龙寺原占地面积60余亩,寺内建筑为七进七出,殿宇成排。每座殿宇的大门上檐,各悬有一块金字大匾,从山门依次往后看,分别为宿龙寺、天王殿、大雄宝殿、讲经法堂、千佛殿、罗汉殿等。寺内还建有钟、鼓二楼。寺内寺外,松柏遮天,竹梅相衬。寺前原有一棵千年古槐,身虽朽空,但其内可容几人共坐,其势遒劲,态势奇绝,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寺院布局严整,错落有致。当年这里晨钟暮鼓,法事繁旺,释子参禅进香者摩肩接踵,香火旺盛。 至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的冬天,某日北风怒吼,宿龙寺内突然起了大火,很快就将寺院变成了一片废墟。火势熄灭后,僧人们清点人数时,唯独没有发现德高望重的老方丈。弟子们慌忙寻找,最终在讲经法堂中,找到了已被大火烧焦的骨架残骸。他双手合并,似乎还在为这场天灾人祸而祈祷。事后,老方丈的弟子们到处化缘,动员方圆百里之内的善男信女募钱募物。在宿龙寺讲经法堂的废墟前,建成了一座九级密檐式砖塔。并将老方丈的尸骨残骸安葬在了该塔的地宫之内。这就是如今的古塔。

  发展:徽宗敕寺名 太祖兴圣寿

  到了北宋徽宗年间,宿龙寺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并被皇帝敕名“圣寿寺”。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久旱无雨,瘟疫遍地,社会动荡不安。皇帝赵佶急得整日祈求祷告,希望苍天能尽快降一场甘露。一日,他梦见有僧人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瞬间即有暴雨倾盆而至。赵佶高喊:“你乃何方高僧?”僧人答曰:“我乃京城东南宿龙寺的茶头(寺内负责烧茶的僧人)风波。”赵佶正要前去追赶风波,却被雷电声从梦中惊醒,此时窗外果然下起了暴雨。次日,他便下旨派人沿汴梁道向东南寻找宿龙寺。钦差们一直找到襄邑(今睢县),终于探询到宿龙寺的地址。但是这座残破的庙宇内,并没有叫风波的和尚。此时方丈说:“前天寺内忽然少了一尊风波罗汉金身,我们正忙着寻找呢,但至今下落不明。”钦差闻听此言,顿时觉得无比奇巧,便催马赴京禀报皇帝。赵佶立即差人传来相国寺的方丈,问及罗汉之中是否有个叫风波的?老方丈回答道:“风波乃是一位前朝疯僧,传说曾在相国寺待过,后来云游四海,下落不明。”徽宗觉得此次降雨为宿龙寺风波罗汉相助,心中十分感激。于是传旨重修宿龙寺,并耗重金铸了一尊很大的风波罗汉像,敬放在罗汉殿里。皇帝赵佶还亲自为该寺题写了匾额,将宿龙寺更名为“圣寿寺”。

  关于圣寿寺的来历,还有另一个传说版本:据说,北宋时期,闫庄村来了一位法号慧普的和尚,他慈眉善目,且精于医道,并热心为当地百姓治病疗伤,受到大家的敬重。大约过了两年,忽然村里来了一队兵马,说是奉旨来请慧普和尚回开封一大寺院任住持。原来慧普和尚曾有恩于皇上。由于当地百姓极力挽留,他不愿回到京城。徽宗皇上无奈,就下诏在闫庄村扩建寺院,取名“圣寿寺”,又建起一高塔,叫“圣寿寺塔”。缘何称为“圣寿寺塔”?除了古圣寿寺的原因之外,“圣寿”之名也是佛家的用语,佛家常以佛祖造福人间“福圣、寿圣、灵恩”等自誉。

  据传到了明朝初年,圣寿寺还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这要从“大脚皇后”马腊梅患病的事情说起:朱元璋登基不久,马皇后突然患上了乳疾,御医不能医治。朱元璋下旨面向全国张榜遍求名医。睢州有一和尚揭下皇榜,并声言他能治好马皇后的病。消息传到睢州知州杨时敏那里,他疑惑道:“一个没闻过女人味的和尚,怎能治好皇后的乳疾?此事若办不好,不但和尚的性命难保,恐怕连知州之职也难保。”他派人将和尚带来仔细询问后,方觉和尚不疯不癫,且确实掌握有医病秘方,因此便带上和尚飞马直奔南京而去。朱元璋听说一名和尚要给马皇后医病,大为不悦。但又一想,皇后如再不治疗,恐有生命之虞。因此便责令和尚不能接近马皇后,必须在帐外悬线诊脉。经过和尚的诊治,马皇后的病情日渐好转。朱元璋十分高兴,要以重金或厚爵酬谢,和尚皆不受。问及和尚修行何处,方知他是睢州圣寿寺内的提典(管理财务、钱、粮库),法号德章。朱元璋听过德章讲述圣寿寺的兴衰后,很有感触。这时,一旁的马皇后建议少年时曾在寺院中栖身的朱元璋拨款扩建圣寿寺,以报答德章禅师的救命之恩。朱元璋欣然应允,立即下旨让户部拨出官银三万两,交付给知州杨时敏督办扩建圣寿寺。至此,圣寿寺发展到了一个辉煌时期,僧人众多,庙产千亩,成为豫东名刹。

  价值:奇型六角塔 国保传文明

  随着朝代的更迭,再加上战争的原因、人为的破坏,香火缭绕、气势雄伟的圣寿寺开始变得破败不堪。抗日战争爆发后,圣寿寺内曾无数次云集过为拯救中华民族命运而投身革命事业的进步人士。其间,他们曾在此设立抗日游击队临时指挥部,并将该村阎家祠堂作为睢县抗日联合政府所在地。至新中国成立前,圣寿寺这座几经兴衰的宏伟建筑,终于完全毁废了,仅剩一座圣寿寺塔(因坐落在闫庄村内,又俗称阎塔)。1948 年,睢县人民政府由后台闫庄革命老区搬迁到睢县城内,并且很快做出重点保护圣寿寺塔的决定。1963 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此塔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圣寿寺塔为平面呈六角形的九级密檐式砖塔,塔高22米。还未登高台,放眼望去,宝塔有些倾斜,仿佛会带着我们飞一般。难道是历史久远,塔身出现了问题?非也。附近的村民告诉笔者,不管从哪个方向观宝塔,都会给人这样的视觉感受。试罢,的确如此。其中的缘由,在场的人谁也说不清,使这座古塔更充满了神秘色彩。对于建塔的朝代,有的人曾认为该塔建于唐代,后经专家实地考证,从建筑结构和造型特点上看,应为宋代塔。该塔整体分别有塔刹、塔身、塔心室、地宫组成。塔刹由覆体、宝珠组成,上面有生命的草、无生命的避雷针与天地同呼吸。有韵律的塔身,一层南面辟拱形券门,檐下施砖雕斗拱,并和其余各层皆用叠涩砖层,檐上再反叠涩垒砌;檐角微翘。一至六层外壁镶嵌佛像和罗汉像281个,其造型各不相同,或结跏趺坐,或瞑目深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塔心室为六角形,内壁亦镶嵌有佛像和罗汉像,上部用叠涩砖收砌成六角形攒尖藻井,顶部还装饰有彩绘的宝瓶图案。据当地的老人介绍,塔下还有神秘的地宫,向四周辐射几里地,当地有人曾到里面玩耍过。而在塔外,我们只能看到下面是个深洞。该塔建筑结构奇特,外部建筑雄伟壮观,造型优美别致,不愧是豫东六角塔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据悉,地处中原的河南佛塔现存530余座,约占全国古塔的1/6,在现存的古塔中,这座圣寿寺塔是塔中之宝。

  1985年,文化部拨款曾对圣寿寺塔进行过大修。睢县博物馆馆长焦凯亮说,此次大修共更换佛砖 180 块,更换了由塔心柱和瓷钵、宝珠、宝瓶组成的塔刹高达 1.5 米。由于维修及时,又使这一千年古塔的寿命得到了更好的延续,使人类遗留下来的这一古代文化遗产又得到了更好的传承。2006年,古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渺渺,古塔悠悠。历经千年岁月沧桑,圣寿寺塔任日晒雨淋地震侵袭、冰雹雷电冲刷洗礼,任天上云卷云舒,任世间喧嚣浮华,始终飘逸淡然,乾坤自在,仍巍然屹立在中原大地,让人心驰神往。寺虽不在,仍有塔后的瓦屋大殿与古塔相伴,仍有沧桑了一代又一代人容颜的古村与之相伴,如琴筝合鸣,从大宋一直弹奏至今,其音悠扬,余味无穷,继续飘向那未来的时空。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