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化商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二十八
《岳阳楼记》外记(三)
文/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图/晚报首席记者 魏文慧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应天书院

  ■采访对象:孙 纲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一、二届理事,河南省范仲淹研究会理事,杭州范仲淹文化网顾问、商丘炎黄研究会理事,商丘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

  上一期,孙纲老师以范仲淹职田和“家计”在宁陵,感情根基在应天府的史实,解答了范仲淹“家”在何处的问题。这一期,孙纲老师将讲述范仲淹与虞城的关系,进一步丰满范仲淹“家”在何处这一问题的答案。

  范仲淹的师从一直是历史难题,连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都说:“范文正公功绩斑斑可考,唯师从无考。”这一期,孙纲老师也将讲述自己对范仲淹师从的研究。

  范仲淹与虞城渊源

  应天府东20公里的虞城县,也有范仲淹的封地和明代祠堂,以及众多的范氏后裔。

  研读《虞城县志》,我们可以发现,虞城县利民镇有《范仲淹祠堂》和明初从苏州返迁来的范氏宗亲。《虞城范氏族谱》记载着:“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进士。推诚保德功化资政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尚户部侍郎、汝南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实封六百户……”“宋参知政事、资政殿太学士文正八世至士聪祖,率其次子文理祖迁居河南纶城,即吾迁虞始祖仲宣房、宋丞相纯仁祖之嫡脉也。”

  《虞城县志》记载,“范文正公祠:在县治西南。公:苏人也。其一支世居虞城,邑中范氏皆其后裔,族性繁盛。明天启年间题请建祠,春秋两祭,至今不废”。

  范仲淹1043年在甘肃庆州总役西疆,仅3年时间,将一场民族矛盾化解,结束了已持续多年的战事。他西夏平叛战功赫赫,因而出将入相,随之实施了《庆历新政》改革。尤其是开展地方办学,开历史先河,延续至今。应天书院也被提升为国子监学,改三公子孙入学为七品官子孙和百姓俊秀均可入学,将北宋教育推向高峰;应天书院也因范仲淹的成功而显赫至今。

  直到这时,范仲淹才纳张氏为妾,生下纯粹。范仲淹死后,张氏一直是虞城范氏家族的主管人。范仲淹一生清贫,临终时竟到了无钱葬身的地步。即便如此,在《遗表》中他依然一无所请,反而念念不忘要仁宗皇帝“调和六气,会聚百祥。上承天心,下询民欲。尊崇贤良,裁抑侥幸,裁减徭役,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中”。

  文化认同吸引着范仲淹

  范仲淹求学生涯的刻苦是出了名的。

  宋朝魏泰在《东轩笔录》写到:“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范仲淹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凝成冻子以后,用刀划成4块,早晚各取两块作主食,几根咸菜就是副食了。“划粥断齑”这个成语即源于范仲淹的典故。

  《宋史》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继,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按照记载,连真宗皇帝亲临应天府,人们“皆往观之,独公不出”,专心于学习。太守的儿子和他同班,把事情全告诉了太守,太守知道范仲淹生活特苦,命家人每天给范仲淹也送一份饭,但他一口不吃。太守的儿子责怪他浪费,他却说:“我不是不感谢你的盛意,只是我吃粥惯了,如果享受佳肴,今后如何再吃得粥?”

  透过这些记载,我们能够知道范仲淹对自己的要求有多么严格。而范仲淹之所以愿意并能够坚持孤身苦学于应天府,是有原因的。

  应天府是春秋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故里。孔子祖居这里,当属儒家基地;老子故里“太清宫”距此60公里;庄子故里“蒙墙寺”距此25公里;墨子、惠施都是宋国人。儒、道、墨、法四大家中,这里南北不到100公里就占据两家半(儒,称半家)。所以,范仲淹秉着对文化追求的梦想,来到这里,综合多家思想精华,成为北宋第一人。

  这里是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所在地。应天书院是一个由民办到官办以至于进入国子监的一个处在闹市的著名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六大书院、八大书院等说法,无论怎样排列它都处在前列。其开山鼻祖戚同文是著名的教育家。在北宋太祖每年全国录进士十人左右的条件下,他开创了“七榜五六十”的历史记录。

  范仲淹的岳父李昌言兄弟三人(李昌龄,太宗年参知政事;李昌图,国子博士)就是这五六十人中的同榜进士。范仲淹当时进入的应天书院,虽已是戚同文逝后多年,但仍是曹诚出资重办,由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持的第二个盛期。

  应天书院以“天下同文”的校训和以“信义”为立身之本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戚同文“天下同文”的思想影响着一代代学子。

  戚同文的历史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宋史·隐逸》和《商丘县志》对其均有记载:“戚同文,字同文,宋州楚丘人。幼孤,事祖母以孝闻。从杨悫受五经。晋末丧乱,绝意禄仕,且思见混一,遂以同文为名氏。悫病将死,以家事托同文,悫卒,为葬其三世数丧。将军赵直高其行,为筑室聚徒,人不远千里所至。其门人以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许骧之徒皆践台阁。同文纯质,尚信义,不积财,不营居室,曰:‘人生以行义为贵,焉用此为!’好为诗,杨徽之尝与酬唱……”

  这里记载着应天书院的鼻祖戚同文少年孤儿,在祖母的娘家生活。跟随杨悫“受五经”,看到晋末丧乱,不去考官,决心从事“天下同文”的大事业。后受赵直将军支持,教育成绩斐然,“其门人以登第者,五六十人”,因而成为北宋初年最著名的教育家,受到真宗皇帝老师杨徽之的关爱,常与他和诗。

  戚同文与范仲淹

  顺着戚同文的历史,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范仲淹的痕迹。

  《戚氏族谱》同文公像题跋中有:“宋隐逸同文公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古今尚之者谁?唯公孝思无亏,性好与施,生尚五季,岌岌乎,危纯意仕进,自甘失遗。杨悫授以礼,徽之爱其诗。公门桃李,经师人师,请业请益,名教私予生也。既不获追随,高山仰止,情见乎词,扶持方诗。坚白无以过之。”

  元朝奉大夫牟獻撰文、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前江浙儒学提举赵孟頫书并篆额《义学记》也载:“宋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府书院为首。先是郡人戚同文聚徒讲授,士不远千里而至。文正公亦依之,以学同文为人质直,尚信义,宗族贫乏则赒给之,不积财,不营居室,或勉之,辄曰:人生以行义为贵,安用是‘义’之一字,实与公意合。暨公登第,立朝为首为帅,以至大用,名位日盛,禄赐日厚,遂成义庄、义学……窃闻文正公早岁就学应天时,夜以继日,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糜度日,人不堪其忧,其苦心劳形者,如此博通六经,尤长于易,学者从之,叩质乐与,往复无微,弗究其难疑,答问者又如此用力,何啻十倍今人耶。咨尔来学,书而佩衿,盖亦追思先志俛焉。”

  赵孟頫是赵匡胤的十三代孙,因此《义学记》中的记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从这里判断,范仲淹的师从关系是十分明确的。

  还有一点也需要告诉大家。范仲淹的著名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并不是在《岳阳楼记》里第一次出现的,而是在应天书院读书时就出现的。史料中记载,他在应天书院读书时就“尝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里的“忧天下”,必然有“先知天下”的前提。知者获智、智达高远,高度决定视野。应天府的人文历史,对范仲淹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外因。再从《宋史》等对于范仲淹的记载,从而发现范仲淹和戚同文的生活作风、思想作风中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师从关系。

  我们可以对比以下两人——

  戚同文:

  “与天下同文”“读书累年不解带”;

  “质纯尚信义,人有丧者力拯济之”;

  “宗族同里贫乏者,周给之,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

  “其徒不远千里而至,教诲无倦”;

  “喜闻人善,未尝人短,贫贱不屈”;

  “不积财,不营居室。尝言‘人生以义为贵’。”

  范仲淹:

  “以天下为己任”“五年未曾解衣就枕”;

  “少有志操,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一不动其心”;

  “尝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为执经讲解,忘所倦。乐善好施,无客不重肉”;

  “不积财、不营居室。曾言:‘人有道义之乐,行骸可外,况居室乎?’”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范仲淹在做人的“核心”上是一脉相承于戚同文的。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