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化商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18年5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九十四
诗词中的商丘(三十六)
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主讲人:刘万华,河南商城人,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商丘历史上,声名最显赫,影响最深远的当属北宋时期位列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应天书院之后,不少文人雅士想要恢复商丘书院的显赫,重振商丘文风,窦克勤即为其中的佼佼者。本期,刘万华副教授在解析侯方域女婿陈宗石、金庸先祖查慎行作品的同时,还将重点讲述窦氏家族与朱阳书院的故事。

  《归睢阳草堂漫兴》

  脱却朝衫换绿蓑,草堂新筑拟岩阿。

  心忘名利从飞跃,世有炎凉且啸歌。

  阅历已知天地小,疏狂终见性情多。

  但求一念常无愧,便是藏身安乐窝。

  解析:本诗选自《商丘县志》卷19,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刻本。作者陈宗石(1643年—1719年),字子万,号寓园,陈维崧四弟。其14岁入赘为侯方域之婿,遂定居商丘,寓园之号即由此而来。陈宗石屡试不遇,以才选为山西黎城丞,后升安平(今河北安平县)知县、户部主事。为人重气节,讲信义,被誉为“一代信陵”。其撰有《安平县志》10卷、《强善堂臆说》5卷、《峰山人诗集》10卷、《陈氏琬琰集》10卷等。

  此诗或当作于诗人自户部主事假归之后,《[乾隆]归德府志》卷25记载:“旋擢户部主事,相国方倚为重,逾年假归,刊先集,课子读书。”陈宗石在户部供职两年,辞官归商丘。一到故里“脱却朝衫”“心忘名利”,感到“无辱无荣是散人”,表现出由衷的喜悦。“垂老勉强书细读,谈文方悔腹全贫”,也表现出要与诗书为伴的情趣。回乡定居后,陈宗石编选先人诗文集,教子读书,直到逝世。本诗直抒淡泊名利、安心归隐的情怀,风格疏淡,表现了诗人乐观的处世态度。

  《归德道中二首》

  一

  海雁桥边路向东,霜消日气午怡融。

  木棉吐子如脂白,野柿垂条似火红。

  驴背人簪双鬓菊,牛蹄尘涨四轮风。

  旗亭一醉谁同伴,独把吟鞭过宋中。

  二

  寒烟衰草入疏芜,睢水流同战血枯。

  他日江淮论保障,至今祠庙具规模。

  城连耗土秋多鼠,树倚神丛社少狐。

  惆怅繁台歌管歇,角声吹落孝王都。

  解析:作品选自《敬业堂诗集》卷20《游梁集》。作者查慎行(1650年—1727年),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查田,又号初白,浙江海宁人。在当代,查慎行的名字并不广为人知,其知名度远不及与其有着密切关系的两人——金庸、纳兰性德。查慎行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少时曾为太学生,在纳兰性德府上教授其幼子。

  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查慎行因在国丧期间观演《长生殿》,被革去太学生籍。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东巡,因大学士陈廷敬等推荐,诏随入都,入值南书房,次年赐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乞休归里,家居十余年。雍正四年(1726年),查慎行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查慎行幼时曾就学于黄宗羲,研究经学,诗宗法苏轼、陆游,尝注苏诗。著有《敬业堂诗集》《苏诗补注》《黔中风土记》等。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秋,应同学许北炎(字霜岩)的邀请,诗人“涉滹沱,循太行东麓,历赵、卫、梁、宋之郊”。诗人自京师南下,一路上遍访名胜古迹,留下了多首纪游诗篇,集为《游梁集》。重阳节后,诗人自大梁归故里,路过归德府,“发思古之幽情”,而作了这组诗。前首描绘眼前明快的景色,情致欢快;后首发怀古之幽情,凄楚感伤。两首诗歌将光华绚丽的秋色与感伤哀叹的情绪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对比之中,深切地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诗艺。

  《悲饥诗十二首有序》

  教育世家,被誉为“累世儒者”。(《柘城县志》1989年)

  窦克勤为泌阳教谕时,便仿效朱熹先生的白鹿调规,并推而广之,分立五社长,奖罚分明,又立童子社,教育儿童学习礼仪。他见家乡文风不振,便与父亲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择地于柘城东门外创立朱阳书院,聚徒讲学,并制定“朱阳书院”条规:“对生徒求讲官情,求照私事,求发书函,求荐舍馆宾者,一律除名;而对于讥讽时势,谈人闺门,戏谑滋谩,诳诈作为,爱取人物,忌毁人善,藏匿书籍,阴窥私箧者,更不宽容。院规严,秩序井然。”他治书院严格,因此,“每月集邑弟子讲学课艺其中,远方来学者鳞集,登堂学业娓娓不倦,理学之盛,继美嵩阳”。

  “朱阳”之名,是窦克勤父子与嵩阳书院主讲耿介、翰林院左庶子陈迁鹤共同讨论而定。先是以其地为朱襄之墟,拟名“朱邱”。后经斟酌,认为书院建于朱襄故墟之阳,以“朱阳”为好,遂额是名。朱阳书院由窦克勤父子兄弟主持,从康熙中期至乾隆初年,兴盛六十余载,也属封建社会私家办学所少见,在河南有较大影响,为清代书院之典范,彪炳千秋。

  再来说这组作品。组诗作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二十八日。康熙二十四年秋,河南遭遇水灾,归德府所辖区域受灾尤甚,病归在家的诗人目睹枵腹流亡、乡党死丧,心情无比沉重,于是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这一次天灾人祸。

  其实,在《悲饥诗》之前,诗人还有《与舅氏登文昌阁观麦睹饥民流离怆然于怀二首》,其一:“飘摇入户一寒云,风送平芜麦浪分。独有登高凭吊客,忧心不断逐尘氛。”夏初四月麦浪翻滚,本应是怀揣收获希望的季节,但诗人登高眺望,所见却使其满腹忧心,为何?答案在诗作的第二首:“疑是牛羊散陌群,原来负贩竟纷纭。堪怜鸿雁哀嗷去,何故监门曾未闻。”原来满眼所见,尽是哀鸿遍野、枵腹流亡。面对大灾大难,政府反应迟钝,甚至是不作为,故而诗人在末句发出了“何故监门曾未闻”——造成饥民流离失所的原因,表面是水灾,实则是人祸。

  这一组12首《悲饥诗》,既是前诗笔意的延续,又是前诗情感的升华。诗分12首,其所悲者“自父母兄弟以下递推而及于众庶,又及于物畜,亲疏贵贱,因其异焉,哀惧爱欲,顺其同焉。有一腔热心肠,自有一副热眼泪。当斯饥也,能不悲哉!洎章末复儆以原致,告以望救所存者,莫非天地之心,则先生之诗皆先生之道为之也。无他,性情真也。”(万方涵《悲饥诗跋》)

  对于道学家的诗,学术界往往秉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其满口仁义道德的说教,而缺乏文学的色彩。其实,文学的社会作用乃有贯道与载道,故中唐韩愈有“文以贯道”说,宋儒周敦颐有“文以载道”说。明末清初,中州道学兴盛,豫东开、归、陈、许诸府尤其是归德府,诞生了一批理学名家,如宋纁、吕坤、杨东明、汤斌、田兰芳、窦克勤等。面对社会进程出现的天灾人祸,他们敢于发声,这不仅在他们的奏疏、格言中表现出来,也在他们的诗词中体现出来。窦克勤生于儒学之家,学诗与学道并进,中年即以道而驰誉中州,“久为道学宗”。窦氏之情感,慈祥而恻怛;窦氏之诗作,随感而应情,“诗中一字一句悉起颠危于衽席,忠孝仁爱之心已透纸背”(许渭《悲饥诗序》)。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秋,中州罹水患,民大饥,归郡柘属尤甚。丙寅自春徂夏,家家枵腹流亡,死丧难以数计。睹斯景况,不胜星罶之叹,爰作是诗,用代绘图。”

  解析:组诗选自《寻乐堂诗稿》,清康熙刻《窦静庵先生遗书》本。因为作品篇幅较大,这里仅摘录其序。这组诗的作者窦克勤(1653年—1708年),字敏修,号静庵,一号艮斋,又号遯斋,柘城人。窦克勤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官泌阳教谕;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谢病归,理朱阳书院为经久计,遂不复出。学者称其“窦柘城”。

  窦克勤生平事迹详见汤右曾《征仕郎翰林院检讨静庵窦公墓志铭》。其著有《朱阳书院志》《经书阐义》《事亲庸言》《寻乐堂日录》《寻乐堂家规》《理学正宗》等,后人整理刊刻有《窦静庵先生遗书》。

  窦克勤最为人称道的是“教育家”身份。窦氏家族自窦克勤祖父窦如珠始,至窦克勤之子窦容邃,四世讲学,“循中州学脉,绍伊洛之传,皆以道学为海内宗以其家学显扬而光大之”前后长达百年,“硕德名门,正学克家,代有闻人”,实为中州罕有的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