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夕阳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8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对开封夫妇的半世商丘缘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金婚故事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当年,赵咏华的一首《最浪漫的事》红遍大江南北,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表达了爱人间质朴的心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扶到老不容易,近段时间,本报刊登了多对老年夫妇的金婚故事,不少读者在羡慕的同时,更想了解这些金婚夫妻背后的故事。不急,就让记者带你走进他们的生活,聆听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及婚姻保鲜秘籍。

  

  今年82岁的曹起云和78岁的吴焕英夫妇已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这得益于双方良好的教育水平和开明的父母。因为在非常保守的半个世纪之前,他们就经历了一年多的甜蜜恋爱,这在当时是非常稀少的。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二人婚后同心同德,生活中很少发生矛盾。现在,两位老人身体健康、爱好广泛,再加上孝顺的孩子们带来的慰藉,他们的幸福生活一直在持续……

  缘起郑州 情定商丘

  曹起云告诉记者,自己老家是开封杞县的,1949年2月,他随父母一起来到商丘定居,从此就将自己的一辈子安顿在这里。大学毕业后,他在原商丘市工业技校担任老师。在距离他200余公里的郑州,生活着吴焕英一家人,虽然她在原国企503厂工作,但她的老家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开封市里。9岁那年,在铁路上工作的父亲来到郑州,她也来到这里生活、学习、工作。同为开封人,二人从未谋面,然而命运的红绳却十分奇妙,早已悄悄地将他们拴在了一起。1961年,曹起云的父亲因病来到郑州疗养,照顾父亲期间,警卫员得知24岁的他还没有对象,就热心替他张罗起来,给他介绍的对象就是吴焕英。

  身材小巧、皮肤白净的吴焕英开朗活泼,喜爱跳舞、打篮球,与喜爱文艺的曹起云一见如故。在吴焕英眼里,这位比自己大4岁的哥哥儒雅英俊,而且知识十分渊博,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即便曹起云回到商丘工作也没有隔断这份情缘。“那时候交通不便,从商丘到郑州的普通火车要6个小时,快车也要4个多小时,打电话要到邮政局去,而且收费不低,我们俩主要的交流方式就是写信。”曹起云告诉记者,事情已经过去50多年,但说起当时的情景,二人仍然历历在目。“一封信要在路上走三天,我在心里计算着天数,一到日期就去取信,每次都没有失望过。收到他的信后,我就立刻给他回信,一点也不会耽误。知道他喜欢音乐,得了曲谱我也会寄给他。”几年的时间,他们的来往信件攒下厚厚的一大摞,这也是二人深厚感情的见证。

  1962年,经过一年多的恋爱,他们踏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一个在郑州,一个在商丘,但他们的感情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愈加醇厚。后来,儿子、女儿相继出生了,吴焕英在婆婆的帮助下,照顾孩子的同时继续努力工作,给了曹起云安稳的大后方,让他专心打拼事业,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67年,吴焕英将工作调到原商丘市印刷机械厂,一家人终于团聚,他们和这座小城的缘分也更加深厚。

  因为爱,她做了他50年的“专属理发师”

  夫妇二人虽然都奋斗在工业战线上,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喜欢文艺。曹起云喜欢音乐,工作换了多次,但在每个单位都是文艺骨干;吴焕英有很好的舞蹈天赋,虽未正式学过,但再难的舞步她看上几分钟,就能完整地跳出来。他们俩夫唱妇随,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将平凡琐碎的生活过成了一首诗。除了唱歌跳舞,二人还都有一双巧手。吴焕英说,年轻时一家人的衣服没有买过,再新的款式,她只要看几眼就会在心里画出样子,怎样裁剪,怎样缝合,早已经做到胸有成竹。到集市上买一块布,拿起剪刀和针线,一会儿就能变成最时髦的衣服。夫妻二人要赡养母亲和养育三个孩子,经济情况自然不容乐观,但家里的饭桌上永远有热腾腾的饭菜,吴焕英总能用最常见的食材做出最好吃的饭菜,让一家人吃饱、吃好。看别人打毛衣,她在一边悄悄看着花样、数着针数,不用两天就可以打一件一模一样的。曹起云嫌在外面剪头发不但浪费钱,而且要花时间等待,就买回来一个推子,让妻子为自己理发。吴焕英来到厂里的理发室看了一上午,从此她就变成了丈夫的“专属理发师”,这一理就是50年。

  在心灵手巧这一点上,曹起云同样也不逊色。家里缺少家具,他借来斧子、凿子、刨子,买来木头和钉,很快就打造出结实的家具;吴焕英不会手工做鞋,他发现有一种模板可以让这项工作变得简单,就亲自动手打造了一副,果然,全家人很快就穿上妻子做的布鞋。两地分居期间,吴焕英为他打了一件毛衣,还剩下半截袖子没有结束,忙于工作的她只是简单介绍了打法,曹起云真的就把毛衣打成了。“我以前的同事曾经开玩笑,说我除了不会生孩子,其他啥都会。”他乐呵呵地说。“我同事也说了,我除了不会盖房子,也是啥都会。”吴焕英的话让二人都笑了起来。

  退休之后,曹起云迷上了葫芦丝,现在不但自己能吹百首曲子,还义务教有此爱好的中老年人一起学习。空闲时间,他还练习毛笔字、学习绘画。在他的家里,记者发现了一幅工笔梅花图,用色雅致、造型端庄,十分有梅花的傲骨。曹起云说,这是他用了三天时间才画成的。吴焕英则发挥了自己爱好舞蹈的特长,带领五六十位好姐妹一起编舞、跳舞,还曾多次在市里的各级演出中有精彩的表现。

  尊老爱幼,良好家风在传承

  都说一个家里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在曹起云和吴焕英这里并不存在这个问题。曹起云的父亲是一位老革命,曾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母亲也有胆有识,曾在革命区的被服厂工作,用自己的努力为革命添砖加瓦。曹起云是家中独子,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一直跟随他们生活。说起婆婆,吴焕英有着深深的感情。她说,在郑州工作的的时候,自己和婆婆一起带着孩子住在宿舍,没有丈夫在中间调和,二人的关系仍然处得十分融洽,几乎从未拌过嘴。“我是一个开朗的人,有什么话不会搁在心里,也不会记仇。我婆婆十分开明,生活中、事业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吴焕英说,婆婆虽然没有文化,但见识不凡,连自己跳舞、打篮球的爱好也十分支持。“我去扭秧歌的时候,婆婆不但带着孩子给我鼓劲,还骄傲地对别人说‘谁也没有我儿媳妇跳得好’,这在那个年代的老人中十分难得。”吴焕英说。为了让老母亲了解老家开封的变化,在她104岁的那年金秋,夫妻二人推着轮椅,带她游览了开封的多个景点,欣赏了满城的菊花。“我妈那时候身体状态还很不错,其他游客听说她已经104岁了,纷纷与她握手,说沾点高寿老人的福气。”

  二人的孝敬也给自己的孩子们做了榜样,三个儿女做人做事都谦逊低调,事业小有成就,孙子辈健康成长,让他们享受了天伦之乐。对于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他们都能做到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我有福气遇到了好婆婆,从年轻时我就在心里要求自己也成为好婆婆,我相信以心换心,只要自己真心疼爱,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媳也能成为亲人。”吴焕英说,自己的两个儿媳妇进门至今也有二三十年了,婆媳之间相处十分融洽,从未红过脸。夫妻恩爱、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是曹起云和吴焕英幸福生活的基石,也在他们的家中一代代传承……

  文/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 戚丹青 图/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 贾晶晶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