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梁苑茶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2019年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刘秀森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这一成语,原意是在画竹之前心中就有了生动的竹子的形象。作为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就已作好了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这一成语的产生,先是因为苏轼的一篇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画竹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竹子初生时,只是一寸高的小芽而已,但节、叶都已经具备了。从像蝉的腹部、蛇的鳞片一样,到剑一样挺出高达十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叫一寻)的,各种形态都是天生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一骨节一骨节地来画它,一片叶一片叶地来堆砌它,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啊!所以画竹一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提笔时仔细观察,就会看到他所想画的竹子,急起挥笔,依照心里竹子的形象,一气呵成,以再现心中所见到的竹子。这个过程好像兔子跳跃飞奔、鹰隼俯冲下搏一样,稍一迟疑,机会就失去了。文与可教我的就是如此。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又不能做到,原因是由于想法和动作内外不一,心与手不能协调一致,没有学习的过错啊。所以凡是心里明白而操作不熟练的,平常自己以为明白,可事到临头就忽然忘记了,难道只有画竹是这样吗?

  当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是一位才子,不但工书画,而且在诗词文章上也很出名,是北宋时的著名文学家,对苏轼这篇文章十分熟悉。晁补之曾任秘阁校理,通判扬州。绍圣(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二年(公元1095年),晁补之因犯修“神宗实录”失实之罪,被降职通判应天府(今商丘)和亳州。到贬所不久,又因其岳父杜纯弟杜纮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

  晁补之有一位朋友叫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原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初官通许,先后在安徽、河南等地做了十多年县尉、县丞一类的地方官。晁补之因与他不断有诗唱和,结为知交。张文潜有一个外甥叫杨克一,喜欢画竹,也喜欢诗词,曾向晁补之求诗,晁补之写了一首《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诗中有“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句,便是因苏轼的“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而成。

  当时,有一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晁补之对画竹名家文与可的竹画很有研究,于是便来向晁补之求教。晃补之把《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一诗抄送给了他,意在告诉他在画竹子以前,心里应该已经有了竹子的生动形象。

  晁补之在书画、诗词、文章上与秦观、黄庭坚、张耒齐名,并与张耒被并称为“晁张”,他的诗流传后世,其“胸中有成竹”的诗名,后来被凝炼成“胸有成竹”这一成语,人们就用“胸有成竹”比喻做某一事之前就已作好了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有了十分的把握。

  古代和现代作家的作品中常出现这一成语。如苏曼殊《绛纱记》:“余鞠躬谢不敏,不知余舅父胸有成竹矣。”当代作家峻青《海啸》第三章:“老宫相信,这件事,大老姜早在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就深思熟虑过了,而且已经胸有成竹。” (94)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