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健康大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20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使的背后是责任和付出
文/图 记者 宋云层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陈艳在病房为住院患者做健康宣教

  今日主讲:

  陈艳是商丘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毕业于郑州大学护理学院,主管护师。她2001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护理专业,先后在儿科、内七科工作,从2013年至今在护理部担任干事,同时兼任行管一支部宣传委员。

  阅读提示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目前,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350.7万人。“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服务在呵护生命、维护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把笔端对准白衣天使。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

  陈艳深知要做一名优秀的护士,工作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打针、发药和执行医嘱上,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理论强、技术硬的基本技能,她坚持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争取每一次业务培训学习的机会,并学以致用。

  2001年,刚参加工作的陈艳被分到儿科。众所周知,儿科护理工作量大且烦琐,患儿不配合,家属不易理解,对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当时她就想,只有本着热爱护理事业的态度、坚定的敬业精神及一颗平和的心才能做好儿科护理工作。

  因为服务群体比较特殊,所以承担着沉甸甸的责任。大多情况下护理一个患儿要面临的服务对象可能有7个人,患儿的父母、爷爷奶奶等,这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心做起,听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如何才能从心出发,把工作做得更好呢?要做好工作就得全心投入,真诚相待。当陈艳成为儿科护士的第一天起,她就告诉自己:“既然我是一名儿科护士,就一定要用我的微笑来面对生病的孩子,改变看上去让人生畏的护士形象。”通过勤学苦练,陈艳掌握了过硬的头皮针穿刺技术,能够善于观察,及时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为诊疗工作提供及时有力的护理支持;在医生指导下,成功抢救急症患儿;在处理护患关系时更是有自己的经验,得到了诸多患儿家长的信任和科室领导的赞许,连续获年度考评优秀。

  2006年,陈艳被调到内七科工作,住院患者由儿童变为老人。角色的转变给她带来不断学习的动力,在此期间,她熟练掌握了老年患者常见病的护理以及特殊的心理护理,并在为老年患者做好健康指导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3年,陈艳来到护理部工作,这对她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到护理部的第一天,主任就对她说:“到护理部工作就要有奉献精神,要时刻准备吃苦。”在之后的6年多时间里,她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护理部的工作除每日的固定工作外,还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从组织和主持全院各层级护士的业务学习、培训考核、质量讨论大会到服从上级安排承担各项迎检任务;从督导全院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到结合临床工作修订相关标准,再到跟踪督导,实现循环改进;从对word,excel的一知半解到管理信息、制作PPT的灵活应用;从及时解决护患矛盾到与护士长及行政后勤人员的有效沟通等等,每一项工作都要重新摸索、不断学习。在一次次历练中,陈艳慢慢成长起来,当选为河南省品质管理联合会护理专业委员、商丘市品质管理联合会护理专业委员、商丘市医学会感染管理委员,先后被评为商丘医专“三育人”先进个人和2019年商丘市“优秀护士”。

  2016年,商丘市中心医院在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的批准下,成立了168分队,陈艳担任分队副队长。从每次的志愿活动中,她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精神的伟大,也荣幸地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护士志愿精神贡献奖”,被评为2017年度河南省红会送医计划“优秀红十字医疗专家志愿者”,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商丘市中心医院“优秀南丁格尔志愿者”。

  2018年,陈艳获得“中国南丁格尔志愿精神贡献奖”,参加了全国年会,见到了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活动总队创始人章金媛老师和历届中国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这让她更爱护理这个职业。

  带给病人的是温暖,留给家人的是亏欠

  陈艳说,从事护理工作将近20年,她受过不少委屈,也收获很多温暖和感动。

  “刚上班时,有件事让我特别委屈。”陈艳说。那时她刚上班没多久,一位患儿家长找到她,说:“孩子一直在哭,你们到现在还不给扎针?”说着就直接把病例甩在她面前,差点甩着她的脸。陈艳解释说,要等医生开了医嘱、取过药后才能扎针,可那位心急的家长不听解释,一股脑儿地把责任推到她身上。“当时眼泪就在我眼里打转,到现在我还能想起那位家长凶巴巴地站在我面前的样子。”患儿家长的不理解让她觉得特别委屈,不过看到经过她们的护理,患儿从病恹恹地入院到活蹦乱跳地出院,这个时候她特别幸福,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还有一件事让她觉得很温暖。那是已经调离内七科很多年的一天,她突然接到一个科主任的电话,说有位老人点名让她去扎针。陈艳赶忙跑去,一看是她在内七科时护理过的一个阿姨。老人见了她就说:“闺女,我就喜欢你给我扎针,你给我扎3针我都愿意。”听了这话,陈艳心里暖暖的。

  选择护理这个职业,唯一觉得愧疚的是家人。节假日,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携家带口其乐融融出去游玩的时候,自己的家人要迁就她的时间;周末值班时儿子被舅妈带去玩,她多想陪在儿子身边。“有时加班会很晚,对孩子的学习及生活不能照顾到,这一点我很愧疚。”不过她还是要感谢这份自带光环的职业,它让孩子也深受感染。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看到所有人都可以放假在家,而她却坚持冲在一线,她的儿子仿佛瞬间长大,主动承担了刷碗、拖地的家务,并时刻提醒她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她6岁的小侄女用甜甜的声音对她说:“等姑姑打败怪兽,我给姑姑一个吻。”家人的默默支持是她的坚强后盾,她感谢他们的不离不弃。

  疫情前的担当

  在新冠疫情蔓延的紧急时刻,陈艳服从安排,作为第一梯队来到医院抗疫最前线——预检分诊处。陈艳说,作为一名有着19年护龄的护士和受组织教育多年的共产党员,冲在战“疫”前沿,义不容辞。

  陈艳说,面对来来往往就诊的发热病人,焦虑、紧张映在每位“战友”的脸上。不过,来自院领导每天无数遍的关怀和事无巨细的防护指导,使她们信心倍增。

  让陈艳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那天他独自来到门诊大厅,自诉咽痛、低热。在测量体温时,陈艳就开始询问其接触史,当她问完第一句话时,小伙子就连连解释:“我不是从武汉来的,你不用问。”看到他闪烁其词的样子,陈艳立即感到他在隐瞒,她意识到这个时候如果用强硬的教条式询问,他极有可能会选择离开医院,就容易造成漏诊。于是陈艳换了种交谈方式,跟他拉起了家常:“现在正是春节期间,又赶上疫情暴发,在这时候身体不舒服确实挺让人担心,不过通过专业的排查还是利人利己……”慢慢地,小伙子放下了顾虑,说出他之前在湖北黄冈的外出史。接下来,陈艳引领他到发热门诊,经医生重点排查,所幸他的各种检查指标都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这时陈艳才松了口气。

  陈艳说,询问流行病史的确是一项“技术活”,因为有人会担心被隔离;同时还要保证不能让普通就诊患者误入发热门诊而导致隐患。由于诊疗方案的不断更新,患病症状也在改变,这就需要加强学习,于是她每天下班到家,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认真学习最新的诊疗方案和防护知识。

  身穿防护服,工作期间不能喝水、上厕所;询问发热病人的信息时,需要大声重复好几遍……这样的工作每次都在4个小时以上。下了班,脱掉闷热的防护服、摘下口罩和手套,就会看到被勒得皱皱巴巴的双手和留下深深印痕的耳朵、脸颊,而且嗓子也是干痒难受。

  毅力的背后是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神圣职业的坚守!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