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殷商之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20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名片更闪亮 殷商之源更出彩
文/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贾若晨 图/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魏文慧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资料图片

  每座城市都有一张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或是优秀文化,或是著名建筑,或是风味小吃,或是名胜景点……于是,一聊到某座城市,人们脑海中首先跳出的便会是这最具美丽的特色。就如说起北京,大家会想到天安门;说起上海,大家会想到东方明珠塔;说起长沙,大家会想到臭豆腐……那说起商丘,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一定是“商”。

  让商丘名扬四海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殷商文化的传承发展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视察河南时曾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

  从甲骨文发现至今100多年来,殷商文化发展脉络基本搞清,即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发展于郑州,兴盛于安阳。作为殷商文化发源地,我市于2019年11月将城市宣传品牌“华商之源,通达商丘”改为“殷商之源,通达商丘”,这一字之改文化内涵大不相同,比华商文化内涵更丰富,包括了整个殷商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华商”。这一改,也让商丘人引以为傲的商文化更具分量。

  “商”是商丘最具魅力的特色。为了叫响商文化,打响商文化品牌,多年来,我市不断深入挖掘,积极探索文化强市之路。而2006年首届国际华商文化节的举办,真正使商丘“推向全国,叫响世界”。盛会上,成千上万的全球华商亲临商丘,在华商文化广场上拜祭华商始祖王亥,共话商品、商人、商业,共谋华商兴衰与荣辱。

  华商文化广场作为“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创下5项“中国第一”,即:中国第一个以商人为主题的广场;中国第一个由2万多个“商”字图案铺成的广场;中国第一座商人始祖大型雕像;中国第一条由中国历代货币图案铺设而成的大道;中国第一座由汉字构成的广场大门。

  让商丘更加出彩

  首届华商文化节不仅全面展示了独特的商文化内涵,也把完美蝶变之后的古城商丘很好地推介给了外商,迎来了外商投资的高潮。《把充满活力的形象留给华商》《两枚巨大古钱币现身华商文化广场》《迎华商盛会 展农民风采》……在2006年10月、11月,京九晚报也开场了诸多第一,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叫响商丘品牌。

  华商节越办越精彩,商文化越来越响亮,京九晚报关注华商节的目光也越来越明亮。

  2008年11月6日,华商文化广场“三商之门”上方的玄鸟展翅欲飞,向人们讲述着“玄鸟生商”“王亥经商”“商汤都商”的不朽故事。2008中国·商丘国际华商文化节会上,京九晚报把焦点对准了拜谒大典、文艺晚会、签约仪式、华商论道……

  2010年,我市将节会名称由“国际华商文化节”改为“国际华商节”,将商祖王亥诞生日即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国际华商节”举办固定日,逐步形成“三月三拜轩辕,九月九拜商祖”的习俗。新的节会赋予了新的内涵,京九晚报也在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在2010年、2012年商丘国际华商节期间把拜谒大典、高层论坛、签约仪式等这类常规新闻做出了新意。到了2014年,京九晚报更是推出184个版的2014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典藏会刊,用鸿篇巨制来向世界展示商丘独有的“商”魅力。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