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9版:态势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广告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1年8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陵:吹响跨越发展新号角
文\图 本报记者 闻力 通讯员 李伟 赵敬雷 李诗伟 何为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酥梨之乡——宁陵
  驰野纺织的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
  宇森木业生产车间一角。
  张弓酒业有限公司拥有亚洲最大的马鞍型酿酒车间和国内先进的包装生产线。
  福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康鑫园廉租房小区一角。

  城市名片

  地理位置:河南省东部

  行政区划:辖14个乡镇、面积800平方公里

  辖区人口:60万人

  历史名人:葛天氏、信陵君、典韦、吕坤

  风景名胜:葛城遗址、葛天氏陵、吕坤墓、元代清真寺、典韦故里、万顷生态梨园

  地方特产:张弓酒、酥梨、花生、白蜡条(杆)

  区位优势: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210省道穿境而过,构成“双十字黄金架”。

  支柱产业:白酒酿造、农副产品加工、家居产品制造、农资化工

  荣誉: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全国产粮大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中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河南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河南省综合治理先进县,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河南省信访工作先进县,河南省双拥模范县,河南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河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县,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获得县,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

 

  宁陵,这片生生不息的沃土,孕育了灿烂的葛天文化,被称为“中国葛天文化之乡”。葛天故里乘势而上,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怎样才能在转变中实现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原经济区作出新贡献,宁陵人迈开自己铿锵的步履,吹响跨越发展的新号角。

  “五大优势”彰显经济发展魅力

  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等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宁陵县审时度势,结合自身的现实条件,理出了5大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宁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325省道、327省道横贯东西,210省道、三朱公路纵穿南北,东距京九铁路2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182公里,距商丘机场10公里。境内的柳河镇火车站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陇海铁路上,成为沿海地区西进、西部地区东引的桥梁和纽带。

  产业优势。酥梨、白蜡杆、花生被誉为宁陵农业“三宝”。酥梨种植面积22万亩、白蜡杆20万亩、花生2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白蜡条(杆)生产县,全国优质酥梨生产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培育出了“信陵”牌、 “虞美人”牌黄瓜和“知德福”、“金顶”牌酥梨、“福润家”牌速冻食品、“粤港”牌花生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已建成1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其中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张弓酒、金顶谢花酥梨、白蜡杆获得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38度张弓酒开创了中国低度白酒的先河。张弓酒成为宁陵工业的城市名片,是宁陵工业企业的领头雁。目前,该县形成以食品加工、纺织、制造、板材、酿酒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生态优势。“住在宁陵长寿,来到宁陵增寿”阐释着宁陵生态优势的真谛,作为全国12个长寿之乡之一的宁陵县,境内花海乐都,一片和谐,森林覆盖率达到24.3%。全县百岁寿星有10万人左右,全县人口平均寿命75岁,高于全国县级平均水平,是长期居住、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人文优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000余年的建制历史,让这片热土人才辈出:中华乐舞始祖葛天氏、三国名将典韦、宋、明代思想家程迥、吕坤、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更有活跃在华人世界的邑人俊秀......

  宁陵县具有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厚的文化资源,文化旅游业方兴未艾,通过每年的“梨花节”和“酥梨采摘节”等平台宣传推介宁陵旅游文化,倾力打造了以“一人(吕坤)、一景(皇家梨园风景)、一文化(葛天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新兴生态旅游产业格局。

  后发优势。全县土地储备量充足,位于连霍高速南侧的宁陵县产业集聚区,是全省首批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总规划面积为9.7平方公里,现已入驻企业达75家,安置劳动力1.5万人。

  为鼓励外商来宁陵投资兴业,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实行了“保姆式”服务、“一站式”办理,在土地、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推行了限时办结制、企业专职服务员、企业生产安静日、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企业等一系列制度,给外商提供一流的投资环境。

  “四块金招牌”保证发展零障碍

  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要有安定的环境作保障,为此,宁陵县下大力气狠抓发展环境、社会治安、信访稳定等影响经济发展大局的工作,先后获得了“河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50优”和“河南省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这“四块金招牌”合力拉动宁陵经济迈上了快车道。

  环境优。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宁陵县为集聚区内每家企业项目都配备一名专职服务人员,并规定不经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进入企业乱检查;县级行政性收费全免,切实做到“零进入、零收费、零负担”。

  破除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陋习,克服“庸、懒、散”的顽疾,深入开展了“三治三提”和干部队伍建设年活动,用真工、下真力,先后查处了一批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件,抓典型,带全局,巩固提高干部队伍勤政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扎实推进“争先创优”活动,坚持凭实绩用干部,以项目论英雄,对积极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主动招商引资,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从而确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全县干部中营造出了团结一致、敢想敢干、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梧桐树栽下了,凤凰飞来了:总投资2亿元的史丹利复合肥项目来了,总投资6.4亿元生产3万吨高纯度微米、纳米级新材料和太阳能切片、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的生产组装项目来了……这一个,那一个,凤凰展翅飞,把宁陵装扮得格外壮丽。

  治安好。为给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该县把城乡接合部、边沿接合部、公共复杂场所和一些重点地区作为排查整治的重点,结合治安乱点排查整治工作,深化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对排查出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措施,限期解决。同时,严厉打击强装强卸等不法行为,为客商提供“零距离、零关系、零障碍”服务。

  信访无。为给企业提供便捷、优越的交通、入驻条件,进一步提升宁陵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该县实施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县未发生一起赴上三级信访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达到了和谐发展的双重目的。原因就在于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在政策上,拆迁办法、工作程序、补偿标准城乡一致、人人平等,不搞地下交易、暗箱操作;在执行上,坚持“拉紧尺子、四舍五不入、准确计算”,该给的一分不少,不该给的一分不给,不搞因人分类、优亲厚友,真正做到了“拆房子不拆民心”,让广大群众的思想实现从“要我搬”到“我要搬”的根本性转变。

  “天字号工程”谱写项目建设“大风歌”

  近年来,该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大力加强项目建设,推进“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招商引资“四个一”工作机制,对引进的招商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开展以资源优势招商、以区位优势招商、以良好的环境招商,实行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四大班子分包项目制度,采取周例会、月通报、季点评、半年小结、年终奖惩的办法,对项目建设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办。同时,县主要领导带领有关职能部门,对重点企业进行定期走访,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两个零接触:征地时企业与群众零接触,办理手续时企业与部门零接触。今年以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先后有500多人次深入到项目工地和企业,召开现场办公会25次,为投资客商、在建项目办实事、解难题76个,查处违纪案件4起,行政问责3人。

  今年以来,宁陵县已落实到位资金15.91亿元。洽谈项目131个,签约项目89个,落地项目65个,在建项目38个。落地项目按产业分一产项目5个,二产项目52个,三产项目8个;按投资额分,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3个。

  “产城融合”打造创业宜居之城

  近年来,宁陵县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将产业集聚区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实现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三规”合一,统筹推进“产、城”建设,实现了“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发展目标,提升了产业集聚区和城市互动发展的整合度。

  截至2010年年底,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资9.8亿元,建设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3座,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12条,总长30千米;建设道路16条,总里程35千米;建成水厂2座,污水处理厂1处,铺设供水管网80千米,铺修排水管道35千米,铺设排污管网35千米;架设宽带、电话、有线电视等弱电线路150千米,建设通讯基站8座。集聚区内基本实现“六通一平”,为企业入驻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市与产业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为此,该县就要不失时机地优化城市框架,用资源置换取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换来好项目大项目,推动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先后建设了建设路、迎宾大道、人民路、珠江路等城市道路,实施了张弓路、永乐路北伸,建设路东通工程和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双十二工程”,城区面积由现在的11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拉大了城市框架。良好的城市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先后带动了京泽花园、嘉苑城市花园、永乐京城广场、世纪风情等20多个商住小区的建设。

  产城融合,创业宜居和谐共生。为把城北新区打造成活力新城,该县不仅做足了基础性硬件建设,还十分注重软件的配套跟进,上半年已投资4.8亿元,完善了“双十二”道路及其配套工程,开工建设了体育场、体育馆、展览馆、档案馆、文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人民医院、新区小学、城区污水管网、农业技术大厦、金色华府小区、京城广场二期工程、世纪风情小区、三星级宾馆、汽车站等一大批公共配套项目,实现了新城区与老城区共建共享,产城互动。

  “百日会战”驱动晋位争先引擎

  为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四项重点工作,该县开展了“四项重点工作”百日大会战,再创宁陵发展新局面。

  围绕招大引强,打好招商引资大会战。

  一是实行领导带头招商。县四大班子“一把手”轮流外出招商,其他县级领导组成招商小分队,分区域外出招商;二是放宽政策招商。放宽优惠政策,降低招商门槛,对大项目,特别是特大项目,要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三是重奖重罚招商。对引进3亿元,特别是5亿元以上的招商单位负责人和引资人给予重奖,同时符合条件的予以提拔重用;对完不成招商任务的单位重罚,坚决落实“一票否决”、末位换岗;四是围绕产业招商。重点围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家居制造和农资化工生产等产业进行招商。

  围绕提档升级,打好产业集聚区大会战。

  一是调整完善规划布局。对产业集聚区规划进行功能分区,明确主导产业,落地项目按照“功能相近、产业关联”的原则进行安排布局;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尽快完成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内村庄行政区域套合工作,界定“一室、三科、两中心、八个分局”职责,将11个村的行政区划进行职能划转,配齐人员,整合队伍,提升服务;三是启动区中村搬迁。重点做好迎宾大道两侧村庄、三里郭、吕茂公等区中村整体搬迁工作,为项目入驻提供用地保障;四是提升承载能力。完善12条道路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五是提升服务水平。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工作程序。

  围绕多争快建,打好项目建设大会战。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络沟通,了解政策动向,捕捉项目信息,跟踪项目报批;坚持定期带队赴省联系对接项目机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推进77项重点实事工程和16个市级重点项目的施工进度,严格按照政府投资工程八项机制要求,精心运作,严把质量;三是大力储备后续项目。在国家扶持的产业和领域内广泛筛选项目,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围绕做精做美,打好城市建设管理大会战。

  一是着力提升规划水平。要用城市总体规划统领城市建设和管理,用控制性详规对单体建筑进行规范;二是着力提升建设水平。重点抓好24个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和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设计建设出反映宁陵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三是着力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要实施岗位责任制,进行精细化管理。

  千帆竞发东风助,正是扬帆起航时。60万宁陵人民精神抖擞,整装待发,决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远大目标奋力跨越!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 不做评价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