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6年4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道逢春·“东和环保杯”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探访
林七水库:一湖秋水最怡人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林七水库大坝。 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魏文慧 摄
  黄河故道生态走廊   全媒体探访示意图

  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探访全媒体报道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月18日,秋水湖畔,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落水面,犹如万点碎金;渔舟唱晚,夕阳照射,远处的小船和渔网也金灿发光,波光粼粼之中耳畔仿佛响起悠扬筝声;万亩水面,几只水鸟掠过,丝毫不影响湖边的垂钓老者,岸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倒映水中,构成一幅醉人的画面……

  在商丘,林七水库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少人吃过秋水湖大闸蟹,却并不知道林七水库就是秋水湖。相对于林七水库这个更“官方化”的称呼,民权当地人更愿称其为秋水湖。

  林七水库位于民权县城东北林七乡境内,上接任庄水库、下连吴屯水库,沿线牵涉五六个乡(镇),是黄河故道形成的天然蓄水库,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和养殖等多种功能的中型水库,也是民权三大水库中最大的水库,被誉为商丘经济发展的生命工程。

  龙门古寨故事多

  悠悠故道数千载,民间故事何其多。黄河故道虽曾为当地百姓带来了苦难,悠久的历史却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宝贵财富。

  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探访全媒体报道组来到民权县,第一站就被引到了林七水库南侧的龙门寨村。

  1500余人的龙门寨村位于孙六镇,是个古老的村庄,有“寨里”、“寨外”之分,这要从古黄河大堤说起。因龙门寨四周被大堤环绕,“寨里”处于低洼处,同样受黄河决口之冲蚀,而“寨外”处于高处,无水患之忧。时代变迁,黄河水势退落,群众把大堤挖通,形成了一个村庄,这就是如今龙门寨村的里外之分。

  来到龙门寨,龙门古塘是必看之处。680亩的龙门古塘系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黄河决口冲蚀而成,我们所熟知的“鲤鱼跃龙门”传说就由此而来。

  而今,龙门古塘被黄河故堤环绕,侧有口与古宋河相连,水最深处达35米,每年撒放鱼苗50万尾、螃蟹10万余只,产莲菜15万公斤。其中,150亩的垂钓园更是每年吸引万余垂钓者,以龙门古塘为中心的生态旅游业,每年为当地群众带来人均4800元的收入。

  据86岁的袁振海老人介绍,龙门古塘从来没有干涸过,塘内十多斤的鱼很常见。去年还有人钓出一条30多斤的大鲤鱼,五六个人动用3条船,两三个小时才把大鱼拖上岸。

  “老奶奶庙就是黄河发大水时建的,还救过我们全村人的命呢!”在龙门寨老奶奶庙内,回娘家的81岁老人张莲云说起村里的传说故事如数家珍。她小时候就听老人讲,黄河发大水时,村里人听水中有人喊“救救人吧”,村民打捞后发现是一个木胎人像,自称是“老奶奶”。村民将人像抬回龙门寨后建庙供奉,至今香火旺盛。抗日战争年代,日本侵略者往龙门寨投放炸弹,全村百姓跪拜“老奶奶”,炸弹竟全部投放到了龙门古塘,全村无一人受伤。

  秋水湖上话古今

  秋水湖虽是近期才被叫响的名称,却与林七乡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相映生辉。来到这里,不要沉迷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更应深入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

  紧邻秋水湖北侧的葵丘会盟台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邀集诸侯会盟之地,改写了春秋历史,距今2600多年,被称为古代“联合国”。“盟台夕照”为古代文人墨客吟诗咏赋之地,号称“豫东八景”之一,乃考城奇景。葵丘寺因会盟台而兴,香火延续至今。

  夕阳火红,映照在葵丘寺沧桑的寺墙上,为古老的寺院增添了几分厚重与神秘。带着崇敬之情步入寺内,只见67岁的宋心同正在打扫寺院。2004年,退休后的宋心同从父亲手中接过管理寺院的重任,全身心投入寺院的看护与修建中,一晃十多年光阴。

  如论起年龄,黄河故道还没有葵丘寺年长。相传,葵丘会盟台一带春秋战国前有一座无名小庙,周围是一片沙丘。隋唐时期人们为了纪念会盟在此兴建葵丘寺,又称无顷寺、无圣寺、无桐寺。1983年,日本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井上靖发现,齐桓公与各国结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就在中国民权县,于是前来寻访遗址。1984年,他再次来到民权,捐资60多万元重建寺庙。

  如今,葵丘寺是一座占地20多亩的古朴端庄四合院,依河而建,大门内有3座石碑,刻有“葵丘会盟台遗址”几个大字以及历代文人游葵丘会盟台留下的诗文。1995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就曾到此拍摄节目。

  走出葵丘寺,林七水库万亩水面尽收眼底,四周林木苍翠,花草飘香,水天一色。站在水库大坝之上,可见秋水湖与龙泽湖一坝相隔,现已开辟水上乐园一处,修建了码头,购置了快艇、脚踏船等水上活动工具,游客络绎不绝。

  “河蟹之乡”生态经

  秋水湖水产品丰富,草鱼、青鱼、鲢鱼、河虾、河蟹,鲜美可口。在秋水湖,游人要想一饱口福,于湖畔难以实现,必须曲径通幽来到附近村庄的农家乐。

  这是为何?就近开店不是更方便游客?听到记者的疑问,林七乡乡长刘春涛的一席话让我们疑团尽释。

  “水库周边没一家工厂,市环保局不但定期来检测水质,水库北侧还有市水利局专门派驻人员。林七水库是咱商丘人的‘水缸’,我们有责任保持黄河水的原汁原味。”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刘春涛介绍,为此,该乡去年拆除了水库周边的餐馆,并迁走了一个600头规模的养牛场。

  “在湖里养河蟹是靠水草养殖,不投放饲料,更没有增产剂等化学原料,不但不污染环境,还可净化水质呢。”看到记者又把目光盯在了湖里的渔网上,陪同采访的林七乡干部黄伟补充说,当地政府利用天然湖水优势发展河蟹养殖业,养殖河蟹湖水面积达1.2万亩,河蟹总产量达到360吨,产值3600多万元。该基地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所产的“秋水湖”牌大闸蟹因个大肉实、香鲜味美叫响全国,还出口到韩国等地,让民权获得了“中国河蟹之乡”的美誉。

  在林七水库采访时,记者看到附近有许多鱼塘,吸引了周边县、市的游人前来垂钓。黄河故道垂钓园是今年2月份才开业的,平时由60岁的孔祥芝老人看管,两个大塘内都是野生鲫鱼,50元一天随便钓,并可以带走。4月18日,来自商丘市区的垂钓爱好者袁安乐说,这里不仅塘多鱼大,环境和空气也好,就像世外桃源。

  其实袁安乐并不知道,他所处的孙六镇伏土山村正在借助“两园一廊”工程,大力开发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克启介绍,一期规划的300亩杂果园今年已经开始挂果,目前有葡萄、油桃、樱桃等五六种水果,并设置了垂钓、采摘、农家乐等多个项目。今年,结合扶贫项目,该村贫困群众每户得到4000元扶贫资金,全部购置成果树,发展生态农业。

  葵丘寺内话古,秋水湖上畅游。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林七水库沿线的林七、孙六等乡镇正走在发展生态旅游的春天里;自然风光、历史传说、文物古迹、天然水产,这一个个元素都是故道留下的珍宝,沉睡百年的黄河故道也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执笔: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会鹏)

  策划:郭文剑

  统筹:宋圣英 张浩哲 孙克东

  执行:闻 力 秋 影 李艾凌 袁正建 吴 涛

  靳文庆 李瑾瑜 傅 青 魏文慧 闫鹏亮

  美编:苏新诗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