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6年8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就打击新闻“三假”和新闻敲诈答记者问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按照国家、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的安排,我市目前正在开展“扫黄打非·秋风2016”专项行动,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以下简称“三假”),规范新闻采访秩序,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经济和谐稳定。针对这次专项行动的重点及相关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问:怎样开展防范“三假”知识宣传教育?

  答:积极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移动终端、地方主流媒体网站等平台,创新采用公益短信、公益广告等方式,提升宣传声势和力度。集中宣传打击新闻“三假”重要工作部署、案件查办主要成果,及时披露“三假”作案手法及为“三假”提供支持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推进打击新闻“三假”工作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向广大群众普及新闻“三假”危害,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守法,主动参与到打击新闻“三假”行动中来。

  问:怎样加强报刊市场监管?

  答:加强对交通枢纽、餐饮娱乐场所、居民集中居住区、大中小学校、医院周边、城市郊区、城乡接合部等问题易发地带的书报刊市场的执法检查。坚决查缴涉政、涉军、旧闻、医疗、教育、学术等各类非法报刊,并深挖彻究。对涉嫌变更办刊宗旨、转让刊号版号、未进行重大选题备案的违法违规报刊,协调出版管理部门严肃查处。

  问:怎样组织开展新闻“三假”专项治理?

  答:加强与宣传、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及时掌握属地合法媒体机构情况。坚决取缔非法设立的编辑部、记者站、工作站、新闻网站频道。坚决打击已被清理撤销、但仍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假媒体机构。结合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及时发现并查处真假记者、真假媒体互相勾结实施敲诈勒索行为。

  问:怎样加强内部约束?

  答:强化出版单位行业主体责任,健全从业人员内部约束机制,对新闻单位、出版单位或其内部从业人员违规出售或以其他形式转让刊号、版号、版面或出租刊号、外包栏目、频道等问题,协调新闻出版部门从严处理。对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三假”问题隐瞒不报、拒不配合调查工作、对明知是“三假”仍允许采访和提供支持的,坚决追究责任。对出版单位、新闻单位内部从业人员策划、参与“三假”活动的反面典型予以曝光,在行业内形成有力震慑。

  问:怎样加大“三假”案件查办力度?

  答:要以案件查办为着力点,保持对“三假”的严打高压态势。对假媒体,新闻出版部门、网信部门加强对报刊审读和网站监管,发现存在违禁内容、违规出版和违规刊发转载时政新闻的,开展倒查工作,追出假报刊、虚假新闻媒体网站。对假记者,要主动搜集举报线索,积极与公安机关配合查处。

  问:怎样识别假记者?

  答:1.核实记者身份。只要将来访者的记者证号、单位名称、记者姓名在中国记者网上查验一下,就可以辨别真假。 2.如果没有见到记者本人,那要看清楚传真来的稿件有没有盖该媒体的公章。 3.不要轻易用稿件上指定的电话号码和指定的记者联系,可以直接在网上查找该报的办公室号码或其它的号码,然后询问有没有某记者,再询问到某真记者的号码,与其联系,这样就可以弄个水落石出。如果是记者本人,但他要是勒索钱财的话,也可以向该单位或在中国记者网上举报。 4.不要轻易直接跑到指定地方和假记者见面。有许多假冒记者的骗子都带有团伙性质,在指定一个地方和你见面后就暴露出本来面目,敲诈钱财,有可能让你无法脱身。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最好和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问:怎样识别假记者证?

  答:1.网络查询。登录“中国记者网”,在网站首页查询栏目对话框中输入单位名称、记者姓名和验证码即可查询。如果输入的是有效信息,将会显示相关详细信息。如果查询的是无效证件,则会有相关提示。2.短信查询。全国移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CXXM记者姓名#单位名称”发送到10660840(查询全国新闻记者证),或发送记者姓名或记者证号到106573095999(查询省内新闻记者证),如果能收到新闻记者证基本信息,即为真记者。3.二维码查询。记者证信息页在照片下方首次使用了二维码设计,每个二维码包含有记者的职务身份信息,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即可检验记者身份真伪。 4.电话查询。社会各界群众可直接打电话至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记者证核发办公室查询,电话是010-83138953,由工作人员查询后告知。

  问:遇到持有假记者证采访的情况如何处理?

  答:如果发现持有假记者证采访的问题,应该及时向当地新闻出版部门举报(举报电话:12318),对于以假记者证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在注意保存证据的同时,可向当地公安部门举报(举报电话:110)。

  (本报记者)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