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卫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投票,请放过孩子吧!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一段时间以来,“最萌宝宝”“最美幼儿园”“最美幼儿教师”等名目繁多的网络投票一度在微信朋友圈疯传,考虑到是娱乐性质,经常是一笑置之。但有些却涉及自己的亲戚、朋友,直接打电话进行拉票,虽是无奈却也无法免俗。让我唏嘘不已:在网络投票饱受质疑、负面效应颇多的今天,为什么其参与程度还如此广泛?人气还丝毫未减?这确实值得我们整个社会进行反思。

  网络投票由于方便、快捷、参与度广等优势,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由于在设计环节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程序上也欠缺公平,一些地方还存在“权力投票”“包名次”“先刷票再付款”等投机服务,使得网络投票掺杂了太多水分而遭遇信任危机,其对真实民意的淹没、对评选活动的扭曲、对社会道德原则的挑战等特征无形中对家长的理性思考、孩子价值观的确立以及学校教育的实施都具有较大的消极影响。

  网络投票催生了家长的不理性

  中国是个讲究“面子”的社会,在“面子”的作祟下,一些家长会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孩子拉票。在这些家长中,高学历、高职称的家长比比皆是,按说他们应该能够理性认识到网络投票的实质,不应该过度“消费”自己的人脉,沦为某些公司与商家扩大宣传、增强关注的牺牲品。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家长的理性、儿童观、教育观出现了“暂时性失灵”。究竟社会对孩子的特长爱好、发展水平有多大程度了解,究竟这种靠拼“人脉”、拼关系的投票对幼儿的心灵造成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好像被家长“屏蔽”一样,并没有深刻思考。实际上,为了维持孩子名列前茅,每天都必须要保证票数有大量增长,这对于家长也是一种煎熬。也许,当眼里只有得票的多少、名次的差距、奖品的诱惑时,投票背后家长们的是非、理性又体现在哪儿呢?

  网络投票误导了孩子的价值取向

  在孩子的世界里,有些东西是纯真的,他们喜欢游戏的活动方式,更享受其中的过程,与同伴们的交往也更多充满了积极向上、友好和谐的氛围。他们不会弄虚作假,也不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但网络投票已经超出了孩子的想象,家长们的人脉关系、某些刷票公司的推波助澜等都可能会对孩子的价值取向产生误导:不经过自身努力也能赢得“成功”,不用付出努力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实现成功,这种虚拟的荣誉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消极影响,会导致孩子“慢性中毒”。

  试想一下,通过这种方式评选出来的“榜样”“示范”,其本人还会有多少荣誉感呢?又能赢得多少人向他学习呢?而那些确实有能力与实力的孩子却因为父母圈子有限或不熟悉网络投票的操作有可能落选,这种变味的网络投票对孩子的伤害可能在我们未觉察时就已经发生了。

  网络投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

  教育公平是我们时代的主题,教育要让每一个孩子不因出身、家庭背景、父母职业的不同而享受到同样的教育。教育与综艺舞台、娱乐演出的最大区别就是拒绝作秀,教育传递的是一种真善美,弘扬的是依靠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理想的精神,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是我们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但网络投票所隐含的弄虚作假、恶意刷票、漠视规则等行为已经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偏离了学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高尚目标,也让孩子在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价值矛盾中出现认知冲突,从而显得无所适从。

  针对网络投票愈演愈烈的失控失真现状,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应携起手来,形成合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纯真与公平的环境。特别是家长,更不要打着成人自以为是“爱孩子”“帮孩子树立信心”的名义去为孩子的未来大包大揽,哪些是孩子应该追求的,怎样来追求,作为家长,一定要放下虚荣与面子,保持一种理性的清醒。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努力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荣誉是靠自己的努力赢来的,而网络投票的结果却不是孩子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结果,如果父母过于包办代替,容易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思想与行为起到反作用。

  其次,父母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挫折、磨炼与竞争,为孩子提供更多尝试的机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相当多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参加各类才艺比赛是一种锻炼,而拉票是为了给孩子以鼓舞。这种想法初衷是好的,但如果让孩子见证了一次无需多少努力与真才实学就能收获“成功”的游戏,那么,孩子究竟得到了什么鼓舞呢?只能是不劳而获的投机主义。如果真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就是要充分给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唤起一个人的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正是取得成就的潜在动力。

  对于孩子而言,任何比赛其实只是一种游戏,孩子获得快乐并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就是这件事的全部意义。而网络投票则是社会畸形向孩子世界的投射,是对孩子纯真的过度消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放过孩子吧。

  (据《中国教育报》)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