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梁园区篇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17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密林深处荷飘香 千顷碧水渔歌唱
本报记者 侯国胜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故道晚秋 刘建民 摄
  故道秋荷 本报记者 石 松 摄
  震旦鸦雀 朱兴明 摄
  春的表现 刘勤学 摄
  朱楼古柿园 艾尔肯江 摄
  平原林海 刘勤学 摄
  湿地秋色 艾尔肯江 摄

  当思考和黄河故道一“对焦”,忽然想起一首诗:

  不意翘首岸上望,三三两两荷花舟,

  一湾水碧,此为清秋。

  笛声依约林中起,鸟小成行忽惊去。

  莫道风凉不留人,一抹斜阳,

  一天云白,不忍归。

  这,便是梁园作为“城市后花园”的生态之美了。当然,梁园的生态美是在“三个一万亩”基础上的综合美,有内涵,有层次,也更有发展的巨大潜力。

  如今,梁园区依托黄河故道留下的森林湿地,致力于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开发,把“三点一线”的一万亩水面、一万亩森林和一万亩湿地纳入整体旅游规划,致力于打造生态、人文、历史景观高地。

  千顷澄碧,万鸟翔集,这是天沐湖景区的自然写照。天沐湖位于刘口乡,水域面积1万多亩,平均水深2米。这里一年四季候鸟栖息,仅目前发现的就有天鹅、丹顶鹤、白鹭、鸿雁等数十种。最出名的要数震旦鸦雀,这种“鸟中大熊猫”是国际上的濒危鸟种,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它的出现印证了黄河故道水体不断改善的事实,也填补了中原地区野生鸟类记录的文献空白。

  从天沐湖沿故道西行六七公里,就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

  提到森林公园,总有那么一个记忆,在脑海里如此固执的美丽着——

  深春的一个下午,走进望不到底的森林,满眼的郁郁葱葱。随意的沿小径过去,拐一个弯,看到一地草花,再拐一个弯,看到一座残桥,桥下水浅,但在遮天蔽日的绿色掩映下,绿出了深意,蜿蜒而东。桥西北侧,有一瓦屋,独立周遭,想是护林人的居所,但其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况味。

  其实,森林公园的前身原是商丘市国有林场。1958年,为了锁住风沙,改良盐碱地,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今拥有杨树、刺槐、泡桐、水杉等20多个品种的绿化树,建成了260公里的绿色廊道,林木蓄积量近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1.6%,其如一道天然绿色屏障,保护着故道以南60多万亩耕地的增产增收。

  穿越故道密林,便是素有“万亩莲藕千种荷”的万亩湿地。此时,荷花盛花期已过,三三两两白的、粉的花依旧亭亭玉立,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景中,有一种风韵犹存的味道。湿地物种具有多样性,主要作物有莲藕、蒲草,是全国四大名鱼之一的黄河鲤鱼的栖息地。

  最近,梁园区出了三本一套的摄影集,名为《商丘市明清黄河故道生态文化系列丛书》,分为“风光”“鸟语”“古树名木”三部分,展现出了故道的沧桑厚重、美轮美奂,间或有风物人情,小角度展现大历史,无声的阐释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梁园区围绕旅游业,依托“一带三区”大力发展优质、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近郊型特色农业。一是围绕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带,发展林果、油菜、莲藕种植、观赏动物养殖等。二是打造红色、森林大道、清凉寺三个文化生态农业观光园区。

  引导发展林下经济。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展经济林和蔬菜瓜果基地6万多亩,发展特色农家乐307家,发展百亩以上规模专业合作社26家,采摘园280多家。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良好的生态环境,催热了“旅游经济”,带富了群众。天沐湖景区大门南旁有个烤地锅饼的老太太,六七十岁模样,烤出来的玉米饼香甜酥脆,摊子虽小,收入不少。有家烤鱼的老摊,逢假期每天收入能达上万元。除此以外,还有撑船的、跑马的、摆杂货摊的……每年,天沐湖能为当地群众增收千万元以上。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