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9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商丘两处大运河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本报记者 李 岩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在商丘境内长约200公里,在隋唐至南宋初期繁盛一时,宋室南迁至江南后,隋唐大运河商丘段逐渐萧条,至明代中期,隋唐大运河商丘段因河道淤塞被彻底废弃,后因黄河多次泛滥被掩埋于地下。在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中,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两处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事回放】

  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2006年6月,国务院将中国大运河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20日,国家正式启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0年,中国大运河申遗委员会、省部际会商小组经过遴选,确定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南关段、夏邑济阳段列入申报项目;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各地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进行评估和验收,编制申报材料,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2013年,接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派专家的实地考察,2014年6月22日,经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

  【亲历者说】

  商丘市文物局局长刘昭允:商丘境内的大运河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淤积,早已被掩埋于地下,因此商丘的大运河遗址能否被确定位置并发掘展示出来是申遗成功的关键。从2007年开始,市文物部门组织全市文物专业人员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大运河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勘探。2011年至2012年在这两个地点持续进行多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确认了河道走向、规模和尺度,发掘出大量的遗物、遗迹。遗迹有堤岸、河道、岸上排水设施及车辙、脚印等,这对了解大运河的结构、建造工艺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土遗物数量最多的是唐宋时期的瓷器、陶器残片,还有铁器、铜钱和玩具等,这间接反映了大运河是当时交通运输大动脉和运河城市商丘的繁华程度。商丘两处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丰富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内涵,使中国大运河的发展历史更加清晰完整,受到联合国申遗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