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暖暖新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9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舞台 大联欢
——我市今年各地“村晚”侧记
本报记者 司鹤欣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简单的舞台背景,接地气的演出,老少同乐的融融气氛——今年1月份以来,被亲切形象地称为“村晚”的乡村春晚,成为在我市多个乡村最火热、最富有年味儿、最接地气的文化活动。

  自1月7日在夏邑县杨集镇刘付营村文化广场首场演出开始以来,目前全市共演出了256余场,覆盖了全市6县3区100多个乡(镇)近260个行政村,满足了乡里乡亲的节日文化需求,促进了乡村文化的繁荣。

  据了解,今年的“听乡音·叙乡情·记乡愁”乡村春晚系列文化演出是我市大规模举办乡村春晚的第二个年头。该活动由市文化馆协调各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等相关单位共同牵头,各县(区)积极响应,令“村晚”以燎原之势在豫东乡野遍地开花。

  咱自己的村晚自己办

  快板、小品、舞蹈……这些带着乡土气息、冒着热气的作品,从主创到演出可能都是村民们熟悉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可以说每场有每场的亮点、各村有各村的特色。“朋友圈”里一转,熟悉的乡音乡情立马勾起远方游子们的丝丝乡愁。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创办”,今年的“村晚”突出农民的主创地位,积极为农民群众搭建平台,为本土文化能人提供创作和演出机会。

  在节目的创作编排演出中,不仅带动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到乡村中去挖掘现实题材、增强创新能力,而且充分发挥农村文艺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真正与农民群众“零距离”,为一个村庄创造了独特的集体精神记忆。

  “村晚”舞台上的节目多数是由农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积极展示自身的才艺。这些创作内容中既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和非遗技艺展示,也有自编自演的小品、红火热闹的歌舞,还有时髦的魔术和旗袍走秀等等,这些“土节目”带有浓厚地方特色,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原汁原味,贴近生活。每场演出都能吸引周边村镇的群众组团前来观看,部分乡镇还将春晚进行网络直播,成为全市人民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盛宴,赢得广大群众的欢迎。

  移风易俗弘扬正能量

  今年“村晚”的一大亮点还在于为乡村群众提供文化娱乐大餐的同时,丰富了乡村春晚的价值和意义。戏曲小品《儿女婚事》、小品《要彩礼》、小品《俩亲家》,豫东琴书《鱼水情深》等节目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反映新时代农村风貌及农民群众风采;坠子书《扫黑除恶暴风猛》《人贩子落网》《扫除黑市霸》《举报黑赌场》等作品,形象地反映了农村地区扫黑除恶的成果,具有普法教育意义。

  2月1日,在虞城县李老家乡的“村晚”上,几十名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身披红色绶带登上舞台。除了文艺演出之外,很多乡镇还借村晚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对“乡贤”“孝子”“好婆婆”“好媳妇”“脱贫带头人”等进行评选或颁奖,为农村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增添了新活力、注入了新元素,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示范带动作用。

  将移风易俗与乡村春晚相结合,弘正气、扬新风、聚人心,在传统节日引领了新风尚、传播了正能量。台下观看演出的农民群众如痴如醉、频频点头,参与演出的农民演员实现自身价值,农民群众感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宁陵县赵村乡文化戏迷俱乐部的王从合老人就是一位文艺演出能人。“我们今年光‘村晚’上了好多场,非常感谢上级文化部门给我们提供这些演出机会。我们创作的节目都是移风易俗、弘扬传统文化的,到各村演出时也发现老百姓的对这方面的文化需求非常迫切,到哪里都非常受欢迎,感觉非常高兴,可有干劲。”这位70岁的老党员告诉记者。

  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

  “以前春节,回来得早了,没事就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现在叫村里组织起来准备准备节目或者给‘村晚’帮帮忙,拍拍视频、发发‘朋友圈’,跟工友们比比哪个村里的演出精彩,也挺有意思。”在柘城县安平镇安平村,一位提前归家的年轻务工者告诉记者。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着重强调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首先是要提振老百姓的精气神,才能够凝聚村民情感、繁荣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乡村春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把党的理论政策、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用小品、快板、顺口溜、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移风易俗的《天价彩礼》,反映脱贫攻坚的《十二个月》等节目,就是结合当地特色,从身边人、身边事入手,树典型、讲故事、编段子,以群众视角、地方方言来进行讲述,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真实性与故事性,也让群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进行政策宣传。展现改革开放成就,提高广大农民致富信心和动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共同建设新时代新农村。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