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祝贺两会·向人民汇报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19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大革命”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永城市侯岭乡发展纪实
文/图 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孙海峰 聂政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村保洁员在进行日常保洁
  公厕让出行群众更方便
  村乡风文明建设一角
  连续八年荣获好媳妇的永城市侯岭乡高楼村82岁村民张志兰
  侯岭乡2018年度乡风文明表彰会

  “满足了!满足了!如今吃的是肉,穿的是绸,住的是楼,心情愉快得很。”谈及近年来的生活变化,在家门口的文化广场上晒太阳的永城市侯岭乡菜园村村民们,开口都是“满足”的话。

  满足的“底气”从何而来?

  去年以来,侯岭乡党委、政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按照永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十大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保洁革命、道路革命、乡风革命“四大革命”,着力提升农村卫生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切实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经过一年多来的厚积和酝酿,“乡村振兴战略”犹如和煦的春风吹遍了侯岭乡村。如今,旱厕变水厕,“洁净美”取代“脏乱差”,道路硬化正由“村村通”升级“户户通”,文明乡风浸润乡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正在侯岭乡徐徐染色铺绘。

  “厕所革命”:

  一场从“面子”到“里子”的变革

  “轻轻一按,哗啦一声,方便又干净,旱厕改水冲,跟城里没啥两样!”前不久,侯岭乡菜园村村民韩素云一家在政策支持下,完成了旱厕改建,“马桶冲”取代了“露天坑”,结束了全家“一个坑、两块砖”的如厕历史。

  韩素云家只是该乡农村改厕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侯岭乡把“厕所革命”作为全乡最大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推进“厕所革命”,资金保障是关键。为减轻农民负担,激发村民改厕热情,除改厕器具由乡政府免费提供外,村民每改厕1个,乡财政奖补300-500元。对全乡1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乡财政免费予以改造,并根据“群众需求、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乡28个行政村分别新建农村公共卫生厕所36个,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惠民、利民上。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改厕成败的尺子。为把这一民生工程办好做实,真正建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该乡坚持广泛宣传、示范带动、整乡推进,切实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施工、统一培训、统一督导、统一验收,对经验收达标予以奖补,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限期进行整改。

  “厕所革命”重建设更要重管护。为确保使用效果,该乡印发了改厕管理要求宣传页,逐户发放讲解使用方法。为解决后期沼液处理问题,在市政府配发两台抽污车的基础上,根据全乡改厕现状,乡政府计划再购买3台抽污车,满足全乡厕所抽渣、抽液需求。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侯岭乡党委书记黄新生介绍,截至目前,全乡共新建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5360座,改建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1386座。乡财政投资600余万元,全乡范围全部消除旱厕。

  “保洁革命”:

  一次从“脏乱差”到“净齐美”的蜕变

  “村原处处垂杨柳,一路青青到永城。”古时的永城村庄,处处杨柳,一望青葱,逼人眼眸,诗情画意。

  4月12日,记者沿着侯郑线走进侯岭乡高楼、菜园等村庄,放眼望去,农家院落整洁明亮,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置了统一式样的家庭垃圾收集桶,整个村庄看不到一点垃圾。“去年年初,村里配了保洁员,现在环境好了,大家也改掉了乱扔乱倒垃圾的坏习惯。”说起村里的环境变化,高楼村党支部书记李俊连告诉记者。

  推进农村全域保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回应群众殷切期盼的有力举措。为彻底改变困扰多年的脏乱差局面,去年以来,侯岭乡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全市“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农村清洁工程要求,全力推进全域“保洁革命”,突出“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明责任”五个关键点,推动开展农村垃圾清理和分类,建立全域保洁长效机制,确保各村组日常保洁无盲区。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能在村里转转,帮助村里做点事,看到环境越来越美,感觉心里踏实。”高思亚曾是侯岭乡高楼村的一名村干部,退休后的他不退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环卫岗位上发挥余热,当上了该村环境卫生“管家”。

  侯岭乡党委书记黄新生说,为实现全乡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侯岭乡因地制宜,每年投入300余万元,对全乡28个行政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行整体外包,实行乡村网络化管理。目前,该乡已聘用400余名环卫人员投入保洁,投入洒水车2辆、清扫车2辆、垃圾清运车4辆、、投放垃圾桶2000余个。

  “每户每月一元钱,农村旧貌换新颜”。为带动农民群众参与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乡各村按照每户每月1元钱的标准,向农户收取卫生费,用于环卫人员工资、垃圾清理等环境卫生经费补贴。保洁员李仲亮说:“一户一月收1元钱,对老百姓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但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强群众参与爱护环境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同时还能严格要求家人,自觉维护环境。”

  “加入全域保洁队伍中,既能参与清洁、美化家园,又能按时领到工资,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侯岭乡菜园村贫困户张萧高兴地说。

  “道路革命”:

  一条从“村村通”迈向“户户通”的小康路

  大好春光中,永城市侯岭乡菜园村村民张青云老人骑着自行车绕着村庄闲逛,在他眼中,家乡是这样一番美景:水泥路平整干净,油菜花金黄一片,廊道绿化植被春意盎然……

  “前些年村子都是泥路、煤矸石路,遇上下雨天,人和车进不来也出不去!”回忆过往,张青云直摇头。“我在这生活了一辈子,也没想到能变这么好!”老人坦言。三年前,菜园村开始修路,首先实现庄庄通,随后,逐步过渡到户户通。

  要想富,先修路。身为贫困村的菜园村深谙其理。村庄主路的东端,连接着该乡产业扶贫基地——中凯种植专业合作社。得益于近年来修通的水泥路,该村以中凯为代表的7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其优质农产品以此为起点,发往全国各地,同时吸纳本村及周边群众400余人就业,直接带动28户贫困户脱贫,助力该村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修通水泥路对非贫困村同样重要。菜园村南边的施庄村,虽然紧邻南北向的045县道,但村子内部一直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出村难、进村难成了村民长久以来的“集体心病”。2018年10月,经过9天的紧张施工,一条长500米的水泥路呈现在全村人面前,不仅满足了群众日常出行需求,更让沿线几个自然村联系更加紧密。

  施庄村部分群众把村党员干部为了修路忙前忙后的身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动要求思想进步,向村“两委”表达了入党意愿。2019年春节期间,该村在外务工人士看到家乡巨变,不少人表达了返乡创业的愿望。

  菜园村、施庄村只是侯岭乡落实“道路革命”的两个精彩缩影。

  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先行。2018年,侯岭乡认真贯彻落实永城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党晖温暖·乡村振兴”村庄道路工程和农村“道路革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职责及督导考核,全乡硬化道路30余公里,规划新修道路14公里,让群众不走泥路、不走水路。

  2019年,该乡将建立健全管区书记、包村乡干部、村支部书记三级网络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整乡推进“道路革命”。在永城市级投入修建村村通(主干道)的基础上,加大乡财政投入力度,全乡80余公里庄庄通(次干道),由乡财政全部兜底建设,预计投资5000余万元。截至4月10日,各村共自发筹集户户通道路建设资金500余万元,基本保证了各村户户通道路的修建。确保今年全乡全面实现村村通、庄庄通、户户通,力争实现田田通。

  “农村‘道路革命’上,要集中力量,精准对接,决战决胜,修建农村道路700公里以上,推动实现农村道路庄庄通、户户通。”永城市市长高大立在该市两会上表示。

  “乡风革命”:

  一缕从攀比浪费到敬老尚俭的清风

  身披红绶带,胸佩大红花,手捧金奖牌……2019年1月,永城市侯岭乡高楼村一年一度的乡风文明表彰会热闹非凡,82岁的张志兰被该村“两委”表彰为2018年度好媳妇,同时领取300元现金红包。这已经是老人连续八年荣膺此项荣誉。

  张志兰一家三代婆媳以孝为先的事迹在侯岭乡传为佳话。张志兰悉心照料百岁婆婆苗长珍多年,任劳任怨。家风传承,儿媳妇高红莲、孙媳妇雒雪娇同样孝顺。

  在高楼村,像张志兰这样的乡风文明建设先进人物比比皆是。高楼村乡风文明评选表彰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21年,共评选出“五好家庭”、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共600多人(户),近几年还为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400元春节慰问金,形成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的新风尚,让村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高楼村只是侯岭乡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代表。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2018年,永城市把“乡风革命”摆在“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与农村“四大革命”的重要位置,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使不赡养老人、不孝敬父母的行为受到谴责,让天价彩礼、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得到遏制。

  侯岭乡按照永城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大力推进“乡风革命”。仅2018年,该乡28个行政村均召开了乡风文明表彰会,共表彰各类好人516人(户),并优中选优,表彰58名乡级“乡风文明”建设模范典型,在全乡公共场所及主干道悬挂模范人物照片,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孝善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一约五会”制度,引导全乡群众向上向善。同时组织开展“志智双扶”“敬老尚俭”等文艺活动进基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伴随“乡风革命”深入开展,侯岭乡正在形成“人人争做文明人,家家争当文明户,村村争创文明村”的浓厚氛围,群众整体文明素质稳步提升,其凝聚而成的强大精神动能助力该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工作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干净整洁的无害化卫生厕所,生态宜居的“四美乡村”,敬老尚俭的文明乡风,宽阔平坦的宅间道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侯岭乡村正向着环境优、生态美、百姓富、乡风淳的繁荣景象迈进,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正在成为城市人向往的地方。

  “要坚决打赢农村‘四大革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为乡村振兴战略补短板、强筋骨、夯基础,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永城市委书记李中华如是说。

  事例链接: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侯岭乡始终秉持脱贫先扶智的工作理念,以精神脱贫助力精准扶贫,激发了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该乡孙庄村贫困户陈万山,家中6口人,4口人有遗传性尿毒症,一贫如洗,全家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希望信教来改变全家的命运。乡党委先是把其儿子陈鹏及儿媳送进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制衣厂学习制衣技术,2017年通过驻村工作队、市经开区、乡政府共同帮扶,自己在家建成了一个有20台机器的制衣车间,由贫困户成为了全村的致富带头人,车间里还安排3名贫困群众就业。全家不但彻底告别基督教,为感谢党恩,陈鹏积极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全家真正体会到了“爹亲娘亲没有党亲”。

  通过党建引领脱贫致富,陈鹏绝不是个例——侯岭乡菜园村贫困户张萧从“求神祷告信众”到“三星级脱贫光荣户”。2010年,张萧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一年半以后,病情加重,他从此与体力劳动“绝缘”,照顾全家的重担便落在了体弱多病又无任何收入的妻子刘大震身上。为寻找精神寄托,一筹莫展的张萧和妻子一起时常到村里的礼拜场所求神祷告,但这丝毫未能改变他们一家的困境。2015年初,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春风吹进了张萧的农家小院。张萧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制定了精准脱贫方案:落实社会保障扶贫政策,为全家4口人办理低保;落实健康扶贫政策,为张萧办理慢性病就诊卡;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一双儿女享受专项助学金;落实“亮堂工程”、“六改一增”工程,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落实产业扶贫政策,该乡中凯农业产业扶贫基地提供就业岗位,张萧妻子月收入平均达到2200元;落实到户增收资金、村级集体经济分红……贫困的日子正在逐渐好转。好政策靠落实,好日子靠实干。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张萧夫妻通过自己的努力,于2017年年底实现脱贫,被表彰为“三星级脱贫光荣户”。

  记者感言:

  春天里,记者深入基层一线,目之所及、耳之所达,尽是永城市侯岭乡群众对农村“四大革命”的支持、认可与肯定,这四项民心工程让他们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获得感和“笑在脸上、记在心里”的幸福感。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该市农村“四大革命”顺应民意、合乎民心,在掀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潮的同时,还努力推动农村生活方式与村容村貌、农民文明素质与卫生习惯发生革命性变化。

  一年之计在于春。以侯岭乡为代表的永城市各乡镇将持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农村“四大革命”,助力该市为实现“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商丘副中心城市、走在中原更加出彩前列”的奋斗目标而砥砺奋进。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