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永城·示范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9年6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虎口夺粮帮扶记
本报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聂 政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据气象部门预报,我市6月5日夜至6日将有大到暴雨并伴有大风,极易造成小麦倒伏,尤其对小麦收割十分不利……”6月3日,永城市政府办驻茴村镇李楼村第一书记孙圣华看到永城市三夏工作指挥部发布的这条紧急通知,不禁眉头一紧。

  村里900多亩小麦开镰在即,但联合收割机还没到位,7户贫困户和其他群众的小麦如何颗粒归仓?

  雨情就是命令。孙圣华立即和村“两委”商议,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联系上了安徽省萧县的4台联合收割机,谈拢价格,约定6月5日进村割麦。

  6月4日,骄阳似火,全村的小麦再次被高温“眷顾”,麦粒熟透,具备收割条件。与此同时,孙圣华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为每一户贫困户送去了200元三夏帮扶资金。6月5日一大早,全村人翘首以盼的联合收割机如约而至。

  开镰!孙圣华帮助4名农机手分别确定收割地块,并特别叮嘱:优先收割贫困户的小麦!

  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间纵横驰骋了一上午,战果颇丰。全村小麦收割近半,而7户贫困户的小麦有5户已经颗粒归仓。

  又一条紧急通知传来——夜间有大到暴雨。孙圣华认真阅读后,成竹在胸。下午,天气转阴闷热,乌云逐渐增多,小麦抢收战愈发激烈。

  “先割那块地,那是王得风老人的小麦。”“好,这就下地割。”孙圣华右手一指,和农机手沟通后,联合收割机开始作业。站在一旁的王得风看着孙圣华,双眼盈满对党和政府的感激。

  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得风今年81岁,是独居老人,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有些驼背,已干不了农活。这时候收割的正是老人的2亩小麦。亩数不多,却是他全年的收入来源。

  “不能让贫困户受损失!”孙圣华说罢,便和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兴安以及王得风一起走进麦地。

  联合收割机的卸粮筒开启,金黄的麦粒顷刻间倒进三轮车内。王得风赶紧抓一把饱满的麦粒,闻一闻,瞅一瞅,“比往年的收成都要好,一亩地能产1000多斤!”欢声笑语顿时在田间地头传开。

  路旁,另一户贫困户訾学中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夸赞:“孙圣华书记非常负责,为俺村修路,搞种植、养殖,还帮俺们贫困户收麦子,真是大事小事都操心!”

  “老訾,你别夸我了。马上收你家的麦,准备好三轮车吧……”孙圣华话音刚落,又是一阵欢声笑语。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