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权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权壮大产业让群众在脱贫路上走稳
记者 闫鹏亮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村民闫国良在管理冬季芦笋。 郭 亮 摄

  时值初冬,气温骤降,万木萧条,而在民权县双塔镇的芦笋产业种植基地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走进塑料大棚,顿感周身暖意,只见芦笋葳蕤,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透露着勃勃生机。

  “俺这真是赶上党的好政策了,让俺足不出村就能赚钱,好嘞很!这茬芦笋等过年二三月那个时段就能卖20块钱一斤,一个棚少说也得卖几千块钱!”11月26日,正在大棚内管理芦笋的牛牧岗村九组村民闫国良高兴地说。

  今年58岁的闫国良扳起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芦笋是一年定植,多年采摘,一般可采摘10—15年,每亩2000株左右可采收多茬,当年产量就达1000斤,随着产量逐年递增,第二年亩产可达3000斤。按芦笋市场均价每斤6元计算,每亩产值可达1.8万元,3年进入丰产期后,每年亩纯收入有2万至3万元,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像俺这年龄出外打工没人要了,前年俺承包了三个大棚,活不重,投资少,还真不少挣钱嘞!”闫国良说起了大棚致富的好处。

  据悉,三年前,双塔镇通过外出考察,实地论证,结合“一乡一业”对接产业扶贫项目,把具有市场前景好、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的芦笋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采取“财政+金融+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大棚芦笋种植,在秣坡村流转土地550亩,镇财政扶持新建芦笋大棚578座,578户贫困户实现一户一棚,涵盖了秣坡、牛牧岗等8个行政村的贫困户,单棚年均收益8000元以上。如今,大棚芦笋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稳定脱贫的“金钥匙”。

  双塔镇的这一做法就是壮大产业让群众在脱贫的路上走稳,县扶贫办主任蒋海涛介绍说,这仅仅是民权县重产业稳脱贫的一个缩影。

  该县为了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增加农民收入的“牵引器”作用,形成壮大产业走稳脱贫路的“集团”效应,整合涉农资金办大事,突出产业特色,拉长产业链条,重点结合花生种植、芦笋种植、林下食用菌种植、温棚蔬菜种植等特色主导产业,念好产业致富这篇“大文章”。

  林下食用菌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该县充分利用“河南塞罕坝”——申甘林带林下土地资源优势,建成了占地1500余亩的林下食用菌种植产业示范基地,发展食用菌大棚2000个,单体规模位居全省第一。扶持程庄镇13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贫困户有活干,有钱赚,“小蘑菇”真正成了群众走稳脱贫路的“大产业”。

  该县绿洲街道办事处还充分发挥紧邻县城、有着种植蔬菜经验和习惯的优势,大力发展温棚蔬菜种植产业。他们在吴庄、甘庄、刘庄等村着力打造“菜篮子”精品示范工程,完成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建设2000多座。带动周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参与日光温棚蔬菜种植,贫困户每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脱贫户在致富的大道上越走越稳。

  如今,吴庄的大棚蔬菜远销郑州、合肥;伯党乡的花木远销到河北、山东;人和镇西屯村双飞种植合作社的鲜食葡萄走进了省会市场;白云寺镇的小香葱已远销广州、香港……

  2018年8月,全省产业扶贫工作现场观摩会在民权县召开,该县代表商丘市作为信阳、周口、商丘、开封、新乡东片区5个现场观摩点之一,在全省产业扶贫工作东片区现场观摩评比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产业扶贫工作得到了上级扶贫部门的充分肯定。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