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梁园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道岸边老谢集
本报记者 袁正建 单保良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民国学堂。 本报记者 魏文慧 摄

  出商丘市区,沿310国道西行15公里,就进入了位于黄河故道的梁园区谢集镇。与其他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同的是,谢集镇政府的所在地原来不叫谢集,叫小坝集。小坝,顾名思义就是拦河的小堤坝。据当地人讲,这地名与历史上黄河发大水有关。而真正的谢集村在镇政府所在地东3公里处,当地人叫老谢集,或谢家集。这里才是黄河故道上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一

  商丘古称归德。公元923年(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唐庄宗将宣武军改为归德军,宋州(今商丘)始得名归德。公元1132年(绍兴二年),金朝所扶持的伪齐皇帝刘豫将宋朝南京(今河南商丘)降为归德府,是归德府设置之始。公元1232年(金天兴元年)12月,金哀宗迁都归德府。1913年(民国二年),中华民国政府撤销归德府。一直归商丘管辖的老谢集村,曾经因为繁华兴盛,被称为“第二归德府”。

  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谢集已经形成村居,属于宋国管辖。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灭亡,疆土被瓜分,谢集这个地方被楚国霸占,有楚民迁入,因此古村名叫楚村。到宋代称古楚村。元朝时期,村中有管、缑、谢三大望族,谢家为众,又因这里自古就集市兴旺、商贾云集,遂更名为管缑谢家集,简称谢家集。解放初期,更名谢集。

  老谢集村处于黄河故道大堤南侧。历史上的谢集村周边有汴河流过,当时漕运发达,交通便利。老谢集曾经是一个大村寨,有四个用砖木筑起来的寨门,周围是用青砖垒起来的寨墙。

  什么时候建的砖寨?为什么要建寨墙?当年的寨子是什么样子呢?谢集镇政府退休干部、现年76岁的文化站原站长段清伦几十年致力于老谢集村居文化研究,他的老家就位于老谢集的西街路南,他在工作之余记录了很多村寨文化。他在撰写的《话说砖寨谢集》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明清时期,谢家集在黄河岸边方圆百里内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集镇了,街道上店铺林立,酒幌飘荡,商贸往来频繁。到清朝咸丰年间,由于政府奢靡腐败、横征暴敛,再加上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黄河流域民不聊生,老百姓背井离乡、怨声载道,不少村庄的农民参加了揭竿起义的队伍。当时,豫东地区有捻军活动。距离老谢集村100公里左右的永城人苏天福,率领当地农民揭竿而起,成立义军,杀富济贫,杀官夺寨,威震豫东。当时的谢集村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咸丰二年半,长毛(捻军)来捣乱。筑墙挖‘海子’(护寨河),防御大坏蛋。”为了防御捻军侵扰,清政府发布通告,让大集镇修筑寨墙,深挖护寨河,防御捻军侵入,于是谢集开始筑寨。

  当时的清政府官员把建造寨墙的任务摊派到各保(村)甲(村户)分段实施,因为筑寨墙,扒掉了附近大小庙宇几十座,不足部分,摊派到街上,让做生意的店铺老板兑钱买砖。老百姓用了18天18夜的时间,筑起了寨墙,挖出了寨海子。据说,烧砖窑距离老谢集有5里路,上千人站成“长龙”,手递手把一块块足有3公斤重的大青砖传递到当时建筑寨墙的工地上。

  二

  如今的老谢集分为西街和东街两个村委会,我们站在街中心的隅首看到四通八达的道路,直通东西南北,古老的街道两侧,依稀可辨认原始的古朴民房。隅首西北角的几间老房子里,还是当年“人民公社”时代的景象,老柜台,老货架,成捆的布匹花花绿绿地摆放着,给人的感觉就是三四十年前的供销社。

  据段清伦说,老谢集寨子东西长660米,南北宽440米,中间高,四周低,隅首是鏊子底,呈椭圆形。寨墙高2丈,有垛口,外墙垒砖,内墙砌土,顶宽2尺,能行人。有东西南北4座寨门,门楼建筑是单檐硬山,长3间,进深1间半,四角挑挂铜铃,微风一吹叮咚作响。4座寨门上方都有名字,东门是“东流抵住”,西门是“西土古茂”,北门是“北广渊丛”,南门是“南楼棠荫”。环绕寨子一周,有4丈宽的“寨海子”,4座寨门外的护寨河上,都设有吊桥,有专人看护,人来人往,只有放下吊桥的木板才能通过,也是为了防御外侵才设立的,解放后,进入平安盛世,吊桥也改造成为石板桥。

  据村里97岁的余道乾、84岁的张中汉和88岁的高红彬回忆,以前老谢集寨墙完好,寨内有民国学堂,有白玉阁庙、吕祖庙、火神庙等大大小小十多个庙宇,隅首四周有郝家、李家、宗家、程家开的四家酒坊。还有三和堂、天德堂、三泰堂三家药铺和一家名为“五美酱园”的酱菜厂。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谢集,日伪联合在这里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1948年,刘邓大军在鲁西南战役中大获全胜,千里挺进大别山,从这里路过,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被赶尽杀绝,于是谢集解放。但是在战火中,寨墙遭受破坏。解放以后,老谢集村成了小区、公社的所在地,人们在修建各种机关单位的时候,也扒了寨墙上的青砖,从此,老谢集的寨墙慢慢地消失,寨海子成为环绕老村的一条水沟。

  三

  矗立在谢集西街的“民国学堂”,见证了老谢集村的百年沧桑。在谢集西街小学门前,有一块石碑,上面有“民国学堂”四个大字。进入小学,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座设计古朴的两层楼礼堂。楼体正面上方纵写着“培养国基”四个大字,两侧横排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8个大字。这座小楼砖木结构面阔5间、进深2间,建筑面积约288平方米,门窗上弧下方配以砖雕花饰,楼顶四周饰以七层砖雕花沿。据段清伦介绍,楼体上的8个字就是当年民国学堂的校训。

  民国学堂始建于1921年,是在原白衣阁和平布寺庙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门用来发展教育的机构。1952年,段清伦在这里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已改名为谢集西街小学。解放前,这里是民国时期的县立万全小学校。段清伦说:“什么是万全小学校呢,就是学校教授的内容,基本包含了现代教育所教授的内容。这所小学,在当时商丘的西北部,是唯一的万全小学校。”后来,谢集公社成立后,这里又成为谢集高中、谢集初中的场所。当时,周围乡镇的学生都以能来这里上学为荣,从这里也走出了许多有作为的人士。

  在魏力生和段清伦带领下,我们来到老谢集古寨南门,古老的寨海子现在已成为美丽乡村的一景,尽管已是寒冬季节,还有七八个少年儿童不惧寒冷,挽起裤腿,光着脚丫,在浅浅的河水里摸鱼。一座现代化的水泥桥下方,还保留着当年吊桥的基座,几层斑驳的青砖压着几块石板,一块沧桑的具有莲花图案的方石清晰地呈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精工制作。在村文化广场北墙,存放着几块已经破损的石碑,字迹清晰可辨,一块相对完好的石碑上刻有“香火完满”的字样,下面是众多捐建者的姓名,魏力生说,这些石碑都是修古寨南门吊桥时在原址上挖掘出来的。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2018年12月,老谢集村入选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成为承载中原传统文化的古村,为这里的农耕文明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今,在谢集西街村委会的党员活动室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宣传栏映红了古朴的建筑。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