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夏邑·虞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2020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庄村:以国学文化促乡村振兴
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于战超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9月22日,走进素有河南首个“国学村”称号的虞城县李老家乡刘庄村,村头大喇叭广播里朗诵的《弟子规》清晰入耳,村里的国学宣传标语和宣传墙画随处可见,全村沐浴在浓浓的“国学”氛围里。

  “学国学,不但传承了传统文化,更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学习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大到对国家大事的认知小到邻里百姓的交往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引导。”正在村头设计宣传标语的村民张红海如是说。

  刘庄村围绕国学文化实施美丽乡村升级改造工程,庭院内外整洁干净,房屋建设有规划有管理。村里的一条路、一座桥、一个塘、一片瓦都结合传统文化赋予它们新的含义。不少村民每日早晨诵读《道德经》等国学经典,涌现出了一大批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孝老爱亲模范。

  “我们结合国学文化设定固定课堂,把国学文化纳入学校专项课程,定期开展国学文化教育活动,结合教材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帮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孩子们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村小学校长刘永峰说。该村通过打造“国学文化村”,充分挖掘国学深刻思想内涵和文化礼仪规范,培养全村广大群众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努力在日常行为中养成良好习惯,全面提升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他们还把打造“国学文化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全民素养、建设学习型村庄和人文软环境的重要举措,把打造国学村逐步和美丽乡村建设、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及“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评选等活动结合起来,赋予国学文化新的现实意义。

  如今,刘庄村以农业、养殖业、林果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建有70亩的猕猴桃基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大棚100亩、养殖场10家,其中8家肉鸭养殖场存栏肉鸭3万多只,2家农家柴鸡养殖场存栏柴鸡5000多只;村里有着自然优美的田园景观,坑溏常年种植莲藕;水中养有财神鱼、锦鲤鱼等多种观赏鱼,已发展成为周边及外地游客观赏和垂钓的好去处。

  村党支部创新开展工作,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特色果品种植、养殖和旅游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猕猴桃果品种植基地,还种植了柿子、核桃、大枣、金太阳杏等特色杂果。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大棚20座,种植番茄、黄瓜、辣椒、芹菜等无公害有机绿色蔬菜,带动村民迅速走上致富路,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谈及今后的发展,村支书刘新良信心满满地说:“今后,村‘两委’将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规划,做好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乡村文明建设等,以建设实力刘庄、生态刘庄、美丽刘庄、幸福刘庄为奋斗目标,带领全村群众倾力打造名符其实的刘庄国学村,以传统文化为抓手,全面带动种植、养殖、旅游的发展,创造性地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乡土文化等发展相融合,走出一条‘文化兴村、产业富民’的发展之路。”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