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21年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思,或诗语轰鸣的空谷之声
——读张西礼长篇小说《家在河南槐树营》札记
夏 汉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一

  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在方言中,语言是有根的。他总是反映着属于本土的语言,在乡土乡情的言说中,栖居着家乡与语言的在场(参见海德格尔《思的经验》。作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要成为文学写作者,童年的故土,脚下的土地乃至母语所能指认的远方而构建的本土意域都会成为他的出发与终点,或者说,这一切才是一个作家生命的、语言的和文学的畛域。

  在当下语境里,脚下的土地既有现实的考量,比如此刻作者所立身之地——大到城市、乡村,小到居住之所;也有个人历史的安身之处,那就是故乡及其文化的熏陶。这几乎是任何作者都会依赖的或无法摆脱的空间与地域。而内向审视则是一个作家的文学姿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张西礼的长篇历史小说《家在河南槐树营》才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

  张西礼的长篇小说《家在河南槐树营》,就是一部以母语叙述着家乡幽远的历史与风土人情。作者把故事设置在宋金对峙的年代。地处河南东部的普通村寨槐树营,西靠东沙河,南临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古道,数万株槐树包围着,环境清幽,神秘而安定。宋朝名将李刚之后李燔厌倦了官场倾轧,辞官隐居于此。本想同家人过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而生逢乱世,灾难接踵而来。抗金义士邱八邱小妹父女被金兵追杀,逃进槐树营,被李燔救下。自此,以粘罕儿木为首的金人屡次进入槐树营,以抓捕钦犯为名,括地收租,滥杀无辜,鱼肉乡里。槐树营人在李燔父子和抗金名将梁红玉妹妹梁三姐的带领下,与归德府以粘罕儿木为首的金人及其走狗刁叔谋进行了生死抗争。自发形成了数万平民对抗金人的系列事件。同时,寨内首富赖其利为私利争占风头,对李燔一家实施打压。邱小妹和李燔之子李孟奇爱得死去活来,但因邱小妹参加了红袄义军,并成为义军首领梨花枪王杨妙真的得意弟子,李燔深恐辱没祖宗清明,硬是拆散一对有情人。但李燔危难之中又被杨妙真救下。杨妙真欲拉李燔入义军,并示以爱意,皆源于李燔不能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杨妙真只能默默离别。梁三姐为掩护姐夫韩世忠大军撤离,率五百人马断后阻击金兵,兵败于芒砀山中,被逃难的私塾先生温玉泉救下,一同回到槐树营。两人真心相爱,组成家庭,收养一女,本该幸福美满,无奈金人入寨,梁三姐为抗金人而断臂,温玉泉以瘦弱之躯保护心爱之人而丧命。又逢黄河发水,瘟疫流行,天灾人祸一齐向中原袭来。槐树营人在李燔等人的带领下,度过一个又一个灾难。后金人败退,元军又来,粘罕儿木为逃避元军追杀,与老母一起逃到槐树营避难。他忏悔前恶,乞求饶恕。槐树营人宽宏大度,捐弃前嫌,终于收留了粘罕儿木母子。在对抗元人的斗争中,粘罕儿木却慷慨赴难。为报复槐树营人,曾多年为赖家管家的元人密探耶雷带领元军围攻村寨,手下人放火烧了寨中佛寺安乐寺,大火不可控制,蔓延村寨,槐树营变成一片废墟焦土。李燔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掩埋了尸骨,带领十数个幸免于难的老弱妇幼逃往南方,遂成为客家人。可以说,因了这个情节的缜密设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才铺展开来。

  一般而言,在长篇小说中,除了深刻的主题挖掘与故事的铺设之外,人物形象的丰满个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既关涉到人物的性格,也跟内在的精神气质有所关联,乃至直指人性的深处。在《家在河南槐树营》里,作者于众多人物个性的描述中,有一点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仗义,这实质上构成了豫东人的秉性,我们几乎在所有普通人那里都感受到了这种普遍的特质。李燔作为隐退的官员,对槐树营村民的多方体恤与帮助,即便对于归德府府尹溃败之后的收留;杨妙真对于李燔的多次施救;邱小妹被心爱之人的父亲拒绝,一气之下出走,李孟奇弃家投奔红袄军;李燔夜寻儿子不见,竟被土匪侵袭,邱小妹出手相救;还有杨晓芸河沟救溺水李孟奇,富家之女赖玉珠开仓放粮等情节都体现了令人感动的仗义之举。而这种性格在某种意义上就演化为一个族群的正义感,换言之,这种仗义理所当然地成为小说中正义之举的心理与个性支撑,我们在小说的诸多故事情节里都得以窥见。一种正义的力量,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节之精髓。

  一部长篇小说务必会有若干跟爱相关的情节,这其实也是人性中最美妙的一章。

  在《家在河南槐树营》里关乎爱的主线有几条。首先是邱小妹与李孟奇的挚爱之情:因提亲不成,邱小妹夜走黄河故道,孟奇星夜追赶,继而发生了一系列故事,而随着情节发展,历经危难,两人情感愈深,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却又一波三折。被作者描述得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写出挚爱之人的复杂心思与行为。其次,是妙真大师与李燔的邂逅相遇,逐渐产生的感情:李燔伤病之中,妙真师傅给李燔嘴对嘴喂药、喂奶的情形尤为感人;还有一条跟爱有关的线索,那就是南方落难女孩张梅北上寻亲被土匪草上飞路遇强奸而怀孕、生产,草上飞得知后悉心照顾,洗心革面。

  投奔义军,写得真切而合乎情理,实现了克里希那穆提意义上的“爱不是契约的产物”的悖论——不妨说,人物从性的恶劣侵入而最终达至爱欲的救赎。

  三

  熟悉张西礼的人都会知道,他是豫东这片古老土地哺育的一位作家,除了偶然的游历,一生几乎都在故乡生活,故而,对于家乡的风土人情与历史变故谙熟于心。

  《家在河南槐树营》一个重要的本事,就源自其对于故土风物的观察与感受和对历史文献的搜集,从中追溯特殊人文历史信息,对客体事物内化于心、历经发酵之后,再以文字进行气息性的古旧还原,对依旧存留于古老的民间信息,进入强化性的呈现。其写作表明,故土的一切对他并非所谓的知识,“而是一种光源和能量,是打通时空的屏障后,天地、古今、物我在大时空中的同怀和化合”(燎原语)。也正是由此开始,作者一步步地深入到豫东平原博大神秘的历史文化腹地。我们也正是从这部厚重的文本里感受其艺术魅力。

  在那些指诟乡土文学写作的论者眼里,如何处理方言土语显然是个焦点症结,这携带民俗的文化基因自然也是写作者要面对的或要做的艺术考量——那就是让方言土语在小说家的审美渗透与语言转换中得到高贵的提升,这意味着对于某些粗俗词语的过滤与剔除,无疑也是给地域性写作一个普遍性美学超越的一次机遇,作为具有诗人潜质的小说家,张西礼自然会在文本里予以更多的关注与甄别——或许就体现在其叙述性语言中。我们在这部小说里已经看出其努力的迹象,譬如在叙述中书面语的运用就体现出一种整体性的质朴中的优雅与深沉的文风。

  在阅读中,每每惊叹于《家在河南槐树营》真实的细节描述,在这些细节里,让人感受到一部虚构性文字的可信。细节的重要性之于小说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詹姆斯·伍德所言:“生活混沌的充满细节而极少引导我们去注意,但文学教会我们如何留心”,真实而且拥有“特此性”的细节,让文笔瞬间怒放如花,使整个观察丰富有力起来,总会让读者眼前一亮,这是一个作家的慧眼所赋予的审美意义上的神秘启迪,从而抵达诗意的高妙。

  诺瓦利斯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论:一部长篇小说必须完全是诗。诗如同哲学一样,是我们心情的一种和谐的情绪,在那里一切都美化了,每一种事物都找到了它本来的容貌,一切都找到了恰如其分的陪衬和环境。在一部真正富有诗意的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并且是那么神奇(高中甫译)。掩卷而思,张西礼《家在河南槐树营》这部长篇巨制或许已经接近了诺瓦利斯的期许,不妨说,作者正在这条渗透诗意的写作中拓宽了乡土与历史文化题材文学的路径,就仿佛我们在作者追思性想象文字里,聆听着或诗语轰鸣的空谷之声。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