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永城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21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城:谱好“衔接曲” 唱响振兴歌
文/图 本报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王 娜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永城市新桥镇刘营村300余亩莲藕喜获丰收。
  玉米喜获丰收,颗粒入仓。
  永城市苗桥镇鱼儿喜获丰收。

  金秋时节,豫东永城每一寸土地都被大自然涂抹得绚丽多彩。

  面对暴雨灾情和疫情的双重夹击,永城市打了一场秋田管理和抗灾救灾抗疫人民战争,2021年秋粮预计总产可达到85.8万吨,实现连年增产。一块块田地迎来丰收,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尽情地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永城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和乡村振兴“五大任务”,持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接续奋斗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胜利果实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希望;乡村,正走出振兴的步伐。

  茴村镇吕店村脱贫户刘须岭的蔬菜大棚内,一盆盆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蔬菜,绿意盎然,等待收获;黄口镇闫王庄村脱贫户王爱东的卡里多了1700元的西瓜种植利润分红,看着卡上多出来的数字,他的心里乐开了花;陈集镇大朱庄村奕歌猕猴桃采摘园里,永城市周边的游客自驾到这里打卡,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永城市紧紧围绕中央、省、商丘市的各项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带领1.9万户4.7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年以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永城市创新举措,接续奋斗,让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快更稳。

  创新开展“五查五确保”活动。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永城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五查五确保”专项行动,重点排查解决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户收入情况、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信访舆情等方面存在问题。

  健全三项机制,筑牢风险屏障。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致贫返贫“两类人群”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要求在新政策出台之前,要保持原有帮扶政策不变,力度不减,防止各项政策“急刹车”。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完善“农户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回访”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切实防范化解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风险。

  拓宽三条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共谋划产业扶贫项目3个,产业项目资金规模5100万元;已开工项目3个,开工率100%。促进农村人口稳岗就业,继续落实脱贫劳动力“七个优先”、稳定和扩大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12条措施,确保脱贫劳动力外出就业总体规模不减。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建立健全消费扶贫工作推进机制,动员全市各界以购买永城市经过全国消费扶贫系统认定的消费扶贫产品的方式,用实际行动支持消费扶贫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稳步推进 “四大革命”提升群众幸福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永城市的抓手是什么?近年来,永城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中央、省乡村振兴有关战略规划为指导,结合永城市实际,加快推进农村厕所、保洁、道路、乡风“四大革命”,着力提升农村卫生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狠抓农村精神文明,提升全市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域推进“厕所革命”。 2018年以来,永城市财政投入1.5亿元,31个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对改厕农户奖补,对贫困户提前免费改厕。截至目前,永城市共完成户厕改造24.35万户、公厕改造1150余座,基本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域覆盖。荣获国家和省厕所革命奖补资金9185.8万元,获得国家奖补资金金额居全国县级第一名。全省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会在永城召开,省内外100多个县(市、区)共1.6万余人次先后来永城市考察参观学习。

  全面推进“保洁革命”。永城市乡两级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所有乡镇全部建立保洁机制,农村全域垃圾处理实现干湿分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入选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新实施“六治”行动,开展“六废”利用,实施“四园”建设和“百万工程”。

  统筹推进“乡风革命”。2018年至今,永城市持续实施“党晖温暖·乡村振兴”敬老尚俭工程,深入推动乡风革命,举办“零彩礼”集体婚礼,建立“一约五会”制度,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00后”救人英雄张志贤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中央、省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点赞。

  强力推进“道路革命”。在实现“村村通”基础上,永城市本级投资3亿元,整合上级资金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0亿元,共计18亿元,新建道路革命“庄庄通”“户户通”道路3600余公里,并建立健全了乡村道路管护机制。此举打通了群众致富的“小康路”,补齐了家门口的“末梢路”,畅通了乡村的“幸福路”。

  全面发力 “五大振兴”取得新成效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永城市通过乡村组织振兴,协调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使“五个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切实形成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谱写新时代永城乡村发展新篇章。

  产业振兴,托起乡村振兴的致富梦想。按照“主导产业进产业集聚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进镇区,光伏发电、现代果蔬种植、规模养殖业进村庄”的总体产业布局,以工业的理念和路径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打造镇村特色产业,建成中粮生猪、龙岗辣椒、高庄花卉、苗桥水产等产业基地7万亩,依托地域气候优势从伊朗引进藏红花,规模化种植1200亩优质藏红花,亩均收益5万元以上,成为全国优质藏红花种植基地。发展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2016年—2020年,永城市共建设高标准农田54万亩,先后组织实施了“15152”工程、“3030”优质麦工程(种植30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和30万亩富硒小麦)和永城市2019年—2020年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永城市市粮食总产从2016年的28.29亿斤,到2020年的30.16亿斤,实现了连年丰收。

  人才振兴,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结合“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科技服务活动,实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技术服务责任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全市农业生产作好技术支撑。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多元化引才、全方位育才、多渠道留才,永城市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生态振兴,筑牢乡村振兴的绿色屏障。实施“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十大工程,把“四大革命”作为永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破题之作,为乡村生态振兴补短板、夯基础、强筋骨。在此基础上,谋划推进“四大提升”工程,永城市村庄按照一、二、三类村分类推进,打造“四美乡村”和“五美庭院”,留住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

  文化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十三五”期间,永城市先后建成十大文化场馆和文化广场;在城区广场和新农村社区安装24小时自助图书馆5座;建成高标准文化站29个、农家书屋727个;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新建、改(扩)建;建立116人的乡镇文化专干队伍、727人的村级文化管理员队伍,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组织振兴,铸造乡村振兴的党建引擎。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大力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高质量推行“一肩挑”。一大批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以责任担当之勇、破解难题之智,吹响了前进的“集结号”、明确了发展的“任务书”,为永城市乡村振兴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承载新的发展重任,永城市上下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以新发展回应新期待,用新成就标注新起点,勇当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乡村振兴排头兵。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