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5版:宁陵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2021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创宁陵“三农”工作新局面
本报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宋 涛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收获的季节。 韩玉东摄
  花生喜丰收,梨乡百姓笑。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在乔楼乡千亩桃园,辘轳湾农民正在采摘成熟的鲜桃。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葡萄产业成为宁陵县新兴产业。 吕忠箱 摄
  宁陵酥梨实验站。 吕忠箱 摄
  宁陵县赵村乡翟楼村三商葫芦种植基地一角。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展望未来,宁陵县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特色产业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乡镇服务农民区域中心能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全力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打造乡村振兴宁陵样板,助力商丘打造城乡统筹发展承载区。

  强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优化乡村空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一核三心、四轴四区、网络化格局”的城镇空间格局,重点增强“一核(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和“三心(柳河镇、张弓镇、空港经济区)”节点支撑力。以四轴联动周边乡镇,深化乡镇工作“三结合”,增强乡镇连城带村功能,打造一批工业发达型、特定功能型、城乡融合型乡镇,形成北部经济区、中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和东部经济区四大片区,全方位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改善人居环境,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合理确定村庄布点和建设规模,鼓励阳驿等有条件的乡撤乡设镇,突出抓好乡镇政府驻地的环境整治,提升集镇区形象,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培树典型,连线成片发展美丽乡村。每个乡镇选择1至2个标杆村庄,整合美丽乡村、传统村落、环境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渠道涉农资金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打造若干个省级以上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要求,继续推进G310、G220、G343、S327等公路主干线沿线的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民居改造,以刘楼乡谢西民俗文化村、石桥镇孙迁村传统村落和梨花小镇等城郊融合、特色旅游村为重点区域,以示范创建强化载体建设,争取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全面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行动。以宁陵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宁陵县13个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宁陵县13个乡镇区排水治理项目和宁陵县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为重点,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文化、净化工程,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新建和改建提升工程、村级联网及村内道路项目和非贫困村道路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美丽宁陵、整洁村镇”行动,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加强“空心村”服务管理和改造。

  设施提档升级,打通乡村振兴快车道。加强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升级步伐,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以县乡道提升、县乡村道安防、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打通农村公路断头路等工程建设为重点,不断调整路网结构,提高通行能力,提升公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培育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夯实基础,多措并举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建设行动,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县,打造粮食生产王牌。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达标提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建设农业与生态气象综合试验基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和秸秆、农膜、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加大种粮支持力度,落实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全国、全省、全市粮食安全作出宁陵更多贡献。

  “三链同构”,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依托刘楼、张弓、黄岗、华堡等乡镇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5万亩特色种植基地,加快推进宁陵双马面业、河南豫宁面业、宁陵豫峰面业等企业升级,发展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大力培育具有宁陵特色的农业品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和根基。集中连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以特谋强,高效农业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宁陵白蜡杆影响力,以宁陵白蜡杆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和宁陵县白蜡杆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为引领,拉长产业链条,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鼓励专业乡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争创各类品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区域化,建设优质专用小麦、花生、林果、蔬菜四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快推进赵村乡黄秋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石桥镇富硒瓜果基地项目和赵村乡葫芦农游文创园项目实施,孔集乡富硒甜瓜,刘楼乡菊花、西芹,阳驿乡葡萄、西红柿等,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加快宁陵县林业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和宁陵县石桥镇林下经济示范园项目建设,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模式,提升经济收益,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经营模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章程制度,合理分配收益,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推动乡镇产业专业园区建设,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保持衔接过渡期政策稳定。今后,宁陵县将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出台各项政策完善优化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抓好“同心圆梦超市”“孝善基金”“移风易俗”等工作,全面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培养依靠自力更生实现巩固脱贫成果的意识。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对脱贫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持续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加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力发展返乡经济,规范化农村市场建设。强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积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