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读书品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6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故土相亲相爱
——读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有感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故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不管走多远,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会唱歌的墙》充满着莫言对故乡的眷恋,对亲情的归依,对童年欢乐的回味。

  莫言生活在故乡高密多年,童年生活的这片热土,成为了他的情感之源和写作之源,他的创作,回到故乡就如鱼得水,离开故乡就寸步难行。“如果挖一块这样的黑泥,用力一攥,你就会明白了这泥土是多么的珍贵。”故乡的泥土是珍贵的,哪怕它再普通、再古老、再充满苦难,也是我们的乡土,我们心灵的港湾。

  在农村生活中,所有的苦难,都是上帝对莫言的恩赐。童年的故乡生活,是他反复书写的对象,这是他散文的根须,即使是那些书写现实的作品,也会很快与童年和故乡联系起来。他不只一次地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作家的故乡并不仅仅是指父母之邦,而是指作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地方。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尽管他离开了高密,他却用这本书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叙述了他与故乡的深情。

  莫言说过:“我与农村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是土地与禾苗的关系。”哪个人不是呢?我们是鱼、是禾苗,故乡就是水、是土地。《从照相说起》《我的中学时代》《童年读书》《我和羊》《过去的年》《会唱歌的墙》等散文构成了莫言从童年时代到青年时代的成长足迹。

  莫言是一个离开故土的人,一生都有与故土解不开的情结。莫言的散文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真切情感。莫言的童年是在贫困和饥饿中度过的,充满着令人心酸的苦难、悲惨。这些苦难作为一种人生体验,构成了莫言笔下一种无所不在的童年故乡生活背景,并经常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他的作品之中。如:他作为中农的孩子被歧视,因为中农的家庭出身而无法上中学;因为偷了一个生产队的萝卜而在大会上作深刻检讨,跪在毛主席像前请罪;在困难时期,他吃野菜、啃树皮、抓蚂蚱吃、抓鱼吃……但是,莫言却并不喜欢完全倾诉苦难、不幸和辛酸。他知道,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当他离开故乡的时候,时间的推移洗刷了往昔的记忆,对都市生活方式的隔阂、反感,也会促使他回味乡村的童年生活,并注入了甜蜜的怀念、流连,这是这一个游子挥之不去的脉脉温情。

  莫言根植于乡土,与乡土相亲相恋,他将家乡当成自己生命和文学的血地,倔强地坚守着乡土情感和乡土价值。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的一样,“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行文字,都能引发美好或痛苦的记忆”。

  另一种是愤世嫉俗的。莫言的内心无法遏制不平之气,他小说中的那种狂野气质转化成散文的尖锐、刻薄,此时的幽默,就变成了讽刺性的幽默。《毛主席老那天》《敬爱的邓政委救了我》《虚伪的文学》《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等嬉笑怒骂,痛快淋漓,尖锐犀利。

  生活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莫言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画师,他的生活画卷如此多姿多彩,他的生活感悟如此吸引读者,不能不佩服他高超的画技。

  《会唱歌的墙》让我的心灵作了一次人生的起航,让我的心灵获得洗礼与升华。

  ■庄文勤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址:中国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号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