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本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20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哑巴”寻亲记
文/图 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吴海良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谢芝见(右)回到亲人身边

  “哑巴”中等身材,40来岁,不会说话,不会写字,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信息。2011年冬天,在商丘市区流浪的他走投无路,成了商丘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名受助人员。

  “‘哑巴’找到家了,下午我们准备把他送回家。”8月6日,这个好消息在市救助管理站不胫而走。一直致力于帮“哑巴”寻亲的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崔亚南知道这个消息后,心情和大家一样复杂,既为帮“哑巴”寻亲成功,他即将回到亲人身边而高兴;同时,又为他的离开而不舍。

  自入站以来,“哑巴”与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朝夕相处。谁也没有把他当成外人,谁有好吃的,都会给他尝尝;有他能穿的、用的,都会送给他。“哑巴”也很勤快,帮人打水,打扫卫生,从不吝啬力气,很受大家喜欢。

  这次帮“哑巴”寻亲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崔亚南介绍,为了帮他寻亲找家,这些年来,商丘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可谓是想尽了办法:请来聋哑学校的老师向他问话,请来梁园区福利院的语言障碍者与其交流,开车到周边乡镇实地寻亲,在报纸、电视台、头条寻人等发布寻亲信息,几经公安系统人像、DNA比对,经年不懈。几经周折,依然没有帮“哑巴”寻到亲人。

  为了推动救助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深入开展,他们再次邀请公安机关信息专家入站现场逐人比对,耐心查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哑巴”的信息与安徽省太和县李兴镇谢寨村走失人员谢芝见的信息基本一致。经过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仔细推敲,分析研判,并与当地救助管理站、公安部门联系核实,最终帮“哑巴”寻亲成功。

  8月6日下午2时许,市救助管理站安排工作人员派专车护送谢芝见回家。踏上归程,他的心情非常激动。一路上,他不时望着车窗外,一脸紧张。

  下高速,走国道、省道、县道,还有狭窄的乡间公路。经过近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下午6时许,终于来到李兴镇谢寨村。在谢寨村党群服务中心,车刚停稳,谢芝见刚走下车,就被早已在此等候的亲人们给团团围住。他紧紧抓住母亲的手,母亲也一把抱住他,母子俩喜极而泣。

  9年岁月漫长,9年骨肉分离。多少回梦里的盼望,这一天终得团聚。看到这一幕,前来护送谢芝见返乡的救助站工作人员也非常欣慰。“这么多年辛苦付出,帮他寻亲找家也值啦!”一路护送谢芝见回家的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宋煜感慨地说。

  谢芝见的母亲刘彩兰今年72岁了,她上下打量着这个失而复得的孩子。当看到他吃胖了,更精神了时,她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为了感谢这些年对孩子的细心照顾,刘彩兰把一面锦旗送到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手中。千恩万谢,道不尽感激之情。

  刘彩兰清楚地记得,那是2011年农历十一月,谢芝见从家中走失。“家里人到处找他,太和县城、郸城、亳州都去发过寻人启事。”老人说。

  这就是“哑巴”谢芝见寻亲的故事,这美好结果的背后,是商丘救助人长期的坚守,彰显的是社会文明,散发的是人性光芒。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