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厚重商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下一篇 4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泽十二水”系列之一百六十三:“汉风飞扬芒砀泽”(60)
立山(上):柿园汉墓隐东山
文/图 马学庆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梁共王陵

  【阅读提示】

  在芒砀群山中,有个小山村名曰柿园村,村名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妙传说。传说天帝派三姐妹下凡,三姑娘居于南泰山(今称保安山)一带,惩恶扬善。这里的立山头漫山遍野种的都是柿树,年年树上挂满果子。遇上荒灾年景,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这里摘柿子充饥,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他们就在山前定居下来,这里逐渐成了一个村庄。人们为了纪念三姑娘和救人度荒的柿树林,把保安山的庙叫作“奶奶庙”,把山前的村子叫做“柿园村”。柿园村的村民,相传为汉梁王陵守冢人的后裔。北齐时,在其南部曾设安阳县治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至三十日,都在柿园举办奶奶庙庙会。

  柿园村的北侧是保安山,东侧则是立山。通常人们认为保安山和立山是一座山,其实它们是两个山峰。保安山从南端向东南延伸去又形成一座山峰,俗称“立山头”或“李山头”。当地村民说,立家从山西来后,聚居占住了这个山头,所以称为“立山头”,后来谐音又称“李山头”。近代因开山采石,在柿园村北开了一条通往芒山镇的山路,将保安山分为东西两山,当地群众又习惯将东边的山头称“东山”,即立山;而将保安山主峰称为“北山”或“奶奶山”。又有说法称呼两山峰为前山头、后山头。由此可见两山峰既有紧密联系,又各自独立。立山的出名主要来自于柿园汉墓的发现。

  开山采石现古墓 考古发掘跻国重

  芒砀山群峰中,有一座山峰名曰立山,位于芒砀山主峰东南约2公里,保安山主峰东南有二三十米,海拔87.47米。山的西南脚下是柿园村,东侧脚下是彭阁村,西偏北与梁孝王墓口相距约300米。山的四周都比较平缓,山顶呈不规则的圆形。近代因开山采石,已将山的东侧、北侧、南侧采成石塘,几达悬崖陡壁,山的周围原貌环境破坏严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采石业还是芒砀山一带的支柱产业,混乱而繁荣。1986年5月的一天,柿园村民赵德友在他承包的采石塘里放炮采石,在他打炮眼时钻头落空,一个幽深的洞窟显露。他怀着好奇,顺洞窟爬下去,里面是个宽敞的石室,确是古墓无疑。很快,闻讯而来的河南省商丘文物队对古墓进行了保护、发掘。从1987年开始,发掘整整进行了4年。尽管早在村民发现墓穴之前,这座陵墓就遭到盗掘,但发现还是惊人的,如比敦煌壁画要早630年的“四神云气图”、金缕玉衣及大量铜钱、陶俑群、车马器等,以及墓道内填塞的2000多块“黄肠石”。同时,专家也考证出,这座墓的主人是西汉第六代梁王刘买,史称梁共王。因为陵墓在柿园村东,其墓葬也被称为“柿园汉墓”。

  行至立山山顶,表面覆盖有一层厚厚的封土,长宽约100余米,现存厚4米,至山半腰处渐无。山顶及墓道封土中散布一些残砖碎石及筒瓦、板瓦,在墓道的盗洞内也曾出土断面呈方形的石柱,推测墓顶可能原有汉代建筑。1975年,鹏阁村民在山顶附近开山采石时发现3件站立陶俑,其中的两件比较完整。以后又在墓道的南侧封土内发现2件陶俑,现存永城市博物馆,形制与墓道出土的彩绘站立陶俑完全相同。柿园汉墓的发掘,是芒砀山汉代梁国王陵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11月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崖室精装小户型 储藏惊世定王陵

  池。文物工作者在墓道东端发现面积40多平方米的石坑,里面储藏了225万枚的半两铜钱,重5500余公斤。这是汉武帝改革发行五铢钱之前流通的货币,这在以往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中是绝无仅有的,足见墓主人生前之富有。而在墓道中间的封土底下,清理出40多个彩色陶俑,以及1.5万余件马车上的铜或鎏金饰件,后者是车乘陪葬的象征。无论墓葬规模、形制或出土遗迹现象,均显示出这是一座汉代诸侯王一级的陵墓。

  采访中,71岁的村民樊民坤告诉笔者,在立山柿园汉墓北50米~60米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采石时曾发现一座古墓,已被炸掉,详情已无人能讲清楚。从近年来对芒砀山诸峰古墓埋藏调查情况分析,各山头有大墓埋藏者均是南北并列的两座,还没有发现一座山头埋一座大墓的情况,所以立山也可能有两座墓葬,柿园汉墓是其中偏南的一座,为梁共王墓;北侧被炸掉的一座是与之并列的另一座,为其王后墓。

  立山环境被近几十年的村民开山采石所破坏,这里陵区保存现状不如保安山好。继发现柿园汉墓之后,又在周围山坡发现大量小型土坑竖穴墓,为主墓附葬墓。还在柿园汉墓南约200米发现了属于该墓的陵园墙,证明这里是独立于保安山陵园之外的又一处西汉梁王陵区,称之为立山头陵区。文物工作者在发掘柿园汉墓的同时,对周围作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在该山的南北两侧脚下均发现不同程度地保存着夯土墙痕迹,东西陵园墙已无遗迹可寻。柿园汉墓陵园的围墙,是围绕该山头一周的夯土围墙,西墙和北墙很可能是和保安山一、二号墓的北墙和东墙连接在一起的。

  柿园汉墓位于立山顶部南端,是依山“凿山为室”的单墓道多室洞室石崖墓,该墓墓道长60余米,宽5.5米,甬道长20余米,是汉代诸侯王陵中罕见的,比梁孝王墓还长很多。更有意思的是墓内的布局,有学者称为“六室两厅一厨一卫精装小户型”,即棺椁室、沐浴室、衣物储藏室、货币储藏室、武库室、仓屋室;前厅、后厅;庖厨;厕间。其中,棺椁室有象征墓主地位的金缕玉衣,前厅顶部有我国目前所见的唯一一处西汉前期诸侯王级的巨幅彩色四神壁画,厕间有我国最早最原始的坐便

  芒砀冠盖皆梁冢 百余封石刻汉风

  走进柿园汉墓内,导游讲解说该石崖洞室总面积为383.5平方米,总容积1738立方米。在营造这座陵墓时,从墓道开始已经深入山体内,又沿甬道向东渐深,至主室底部已距山体表面深20余米。从开凿至封门堆土结束,中间需要运输、修整、磨平、粉刷、绘画、封填等十多道工序。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复杂和困难程度可以想见。据芒砀山当地经验丰富的石匠估计,要营建如此规模的陵墓,至少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参考汉文帝营建霸凌时“近县卒万八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共计3万余人,汉代诸侯王的陵墓估计不会相差甚远。

  在柿园汉墓内,墓道及甬道的“黄肠石”封石中,还发现有100余块石条上阴刻有文字,刻字1100个,这才是真正的“汉”字。这些汉隶还带有秦篆的痕迹,有的还有简笔,说明简体字并非近代才有。主要内容分为6类,分别记载石条的尺寸,如“厚五尺五寸”;刻石的日期,如“十二月”;刻工的姓名,如“贞王”;封石位置或刻石顺序排号,如“甲”“乙”“丙”;官府的名称,如“佐则工”。柿园汉墓封石刻字无论从刻字数量之多,还是记载的内容之广泛,都是汉代诸侯王陵或其他汉墓考古发掘中罕见的,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