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2018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园内外掌声鲜花 “三为教育”生根发芽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在市回中2018年新生军训汇演暨开学典礼上,操场上悬挂的巨幅对联惹人注目:“明德尚行,升华自我,回中教育谱新篇;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三为教育’结硕果。”2000多名新生分成40多支队伍,高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孝敬爹娘”的口号,排着整齐的方阵走过主席台,雄赳赳气昂昂地接受校领导检阅,那阵势惹得参与观摩的学生家长激动得满眼泪花。

  “三为教育”在回中推行已经八年了,颁布之初,部分老师不理解,“啥孝顺儿女、红色栋梁,考不上清华北大都白搭”;很多家长也不理解,“考不上大学,他哪有能力孝顺我”……而今,“三为教育”浸润八年的回中校园万木葱茏,硕果飘香;以贾发闯、侯锦松、赵文静为代表的回中学子成了这两年的明星考生,他们不仅成绩优秀,而且知书达礼。学生家长提起“三为教育”也如数家珍,“我觉得孩子懂事多了,成绩也提高了,以前从不和我沟通,现在回家就打扫卫生”。

  社会各界对回中的认可度、美誉度大幅攀升,大家都知道回中的校呼:“商丘回中,回回都中!”

  学部主任:幸福生活 快乐学习

  在市回中第一学部主任李传良看来,回中像一朵花,一年更比一年红。特别是该校的“三为教育”理念推行以后,全校师生的面貌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忙碌着幸福着,像一只只勤劳的蜜蜂;学生努力着快乐着,在书山题海里遨游。“三为教育”理念已在师生内心生根发芽。

  韩校长常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家长”。为了做好第二任家长,教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入学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让他们懂得上学不仅仅为了考学,更重要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然后才是成才成功。班主任一改强制管理模式,用爱打造温馨班级。在潜移默化中,把教育与成人成才有机结合起来。

  一所好学校离不开班主任与骨干教师的辛勤付出。以班主任为例,每天早起6时起床,晚上10时回到家,每天在校近17个小时。他们的敬业精神及工作态度成了教师们的表率,很多老师纷纷以校为家,以生为子,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尊重与爱戴。第一学部年级主任马强在学生中的威信特别高,王凤芝、张莉、王恩伟等老师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生,张凤梅无偿给学生补课,这给有偿补课屡禁不止的教坛吹来一股新风。

  老师们的身体力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该校新生一入校,就集体诵读《弟子规》,教导学生要孝顺父母、遵纪守法。与以前相比,违纪的学生明显少了,与家长吵架的学生少了,到社会上打架斗殴的现象几近绝迹。就连普通班的班风班纪也有了明显改善,以前普通班学生纪律性差,学习不努力,甚至不尊敬老师,现在大变样。尽管有学生成绩不太理想,但都尊敬师长,遵守校纪,班级风气焕然一新。就连高三毕业班也让人刮目相看。其他高中每逢毕业季,学生撕书、砸桌子、破坏公物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在回中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们有的给老师献花,有的抱着老师不忍离去,还有的把班级卫生打扫完后再离开。这些都是“三为教育”最完美的体现。

  年级主任:每项活动都是“三为教育”的延伸

  市回中第二学部高三年级主任陈德江说,韩道平校长2010年元月来到回中,当年9月就提出了“三为教育”理念。“三为教育”指导回中发展再合适不过了,正对回中的实际情况,也降解了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焦虑心理。

  对老师而言,“三为教育”确实让大家眼前一亮,以前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老师没抓手;“三为教育”提出后,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了可靠的依据。试想,一个学生如果在家知道孝顺父母,到学校自然尊敬老师,踏入社会后很容易与他人和睦相处。

  在此基础上,该校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学生志愿者为老人洗脚、梳头,到乡村小学看望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带去书籍,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学校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放大了学生的格局,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以后成为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栋梁之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学生来说,该校通过团会、班会传达“三为教育”理念,明确要求成才之前先成人,触动了学生的心灵。班会上,老师出题《如何与难缠的邻居和睦共处》,让大家现场作答。慢慢的,家长也对“三为教育”理念有了深刻认识。因为对家庭而言,能否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首先看品质。如果一个孩子对父母都不恭敬、不孝顺,走向社会后也不会有朋友。

  全校师生及家长都普遍认为“三为教育”理念提的有思想、有高度。得到高度认同后,推行起来也就顺风顺水。于是,该校从新生入校开始抓起,高一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孝顺儿女;高二开展青春励志行,培养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打磨成为优秀公民的必要条件;高三开展理想教育、励志教育,培养红色栋梁。

  新生军训第一天,每人发放一本《市回中学生手册》,扉页上印着“三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军训期间,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写感恩教育的心得体会,自己整理内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升入高二后,每年4月份,该校的“青春励志行”长途拉练活动开始了。从学校出发,步行去森林公园,来回20多公里。此项活动意在告诉每个学生,青春路上免不了艰难困苦,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是靠自己坚强的意志想方设法克服它,还是靠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到达目的地。

  一次第二学部班主任路旭超老师参加该活动时大声激励学生,“如果我走不到目的地,就是爬我也要爬到”。他的言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斗志,锤炼了学生的意志,使他们认识到了肩上的责任。一路上,看到家乡的风景这么优美,学生们萌生了学成归来回报桑梓的美好愿望。

  优秀班主任:“三为教育”就是因材施教

  市回中第一学部优秀班主任麻晶认为,韩道平校长提出的“三为教育”理念与2000多年前的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她看来,红色栋梁就是优等生,优秀公民就是中等生,孝顺儿女就是差等生。但“三为教育”指导下的回中只出成品,不出废品,哪怕没有尖子生,也绝不让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路上掉队。

  身为优秀班主任,麻晶却从来没有教过奥赛班,多年来一直在普通班任教,凡是管不了的学生都是她班收容。麻老师管理班级的秘诀就是首先稳住差生,差生不捣乱,班级就乱不起来。第一天上课,她逐个给新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看他是个怎样的人。麻老师有一双让学生服气的慧眼,她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优点,也会被她及时放大,给予表扬后,再适时加以引导,借机帮他们找回自尊,使差生感到他们也是有用的人。

  她班曾有个叫张宣玉(音)的学生,家里开着大型家具店。高一入学时,张宣玉很少听课,玩手机、打游戏是家常便饭,还不时向其他同学炫耀他的游戏装备。麻老师发现后找他谈心,他公开说,家里说啦,上不上大学无所谓,随时都可以回家接班。麻老师帮他分析,以后无论干啥都需要有点知识,有了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游戏打得这么好,说明他在计算机方面有天赋,引导他能不能尝试着做一下网络编程、程序设计、图片合成。这次谈话后,他上课不玩游戏了,还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资料,逐步把麻老师说的几项都弄通了。在麻老师的鼓励下,他对学习慢慢产生了兴趣。高考时,他考上一所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读大专时,每到假期,他都去网络公司打工。毕业后,他应聘到上海一家大公司,月工资15000多元。今年暑假,他从上海打来电话,邀请麻老师去玩,还说到时他全包了。麻老师问他,家具店以后他还接班不,他笑笑说不接了。

  麻老师善于与差生交朋友,从不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她班还有一个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北京打工,几年都没回来过。这个学生缺少关爱,经常逃课。了解情况后,麻老师经常关注他的学习,关心他的生活。麻老师教英语,却常利用课余时间提问他的数学公式、化学公式、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麻老师的关心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平时100多分的他高考时考了360多分,被郑州升达经贸学院录取。分数出来后,他逢人便说:“我都不知道能考这么高的分数,这多亏了麻老师!”

  麻老师所在班有54名学生,今年高考,她班有3人超过一本线、30人过了二本线,在回中30个普通班里排名第一。她常说,关爱每个学生,找出每个学生的特长,规划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走向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优秀教师:学校的教工之家很有品位

  在回中第二学部优秀教师闫诗亭看来,韩道平校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不仅有想法,还很有毅力,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三为教育”理念提出来后,也有老师不接受,甚至排斥,后来大家慢慢接受,目前已广为认同,并被奉为圭臬。他觉得,“三为教育”是递进关系,不是孝顺儿女成不了优秀公民,不是优秀公民成不了红色栋梁。近年来,“三为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布满校园,学校环境及氛围的改观影响了很多师生。老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更多的是回归教育的本源,去立德树人。学生改变明显,在校尊师守纪,回家帮家长干活。

  他更大的收获在于,做一名回中教师很幸福。学校分工明确,有科室专门为教师服务。老师每天10多个小时在校,工作压力极大,如何让老师释放职业倦怠、提高幸福指数成了校领导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于是,市回中教工之家应运而生。里面有全套体育用品,还有瑜伽室、健身房、乒乓球羽毛球室。该校不时邀请瑜伽教练、健身教练、戏曲老师给大家上课,课余时间谁想锻炼充电,学校随时开绿灯。

  以前,很多老师颈肩腰腿疼,通过锻炼,练瑜伽,打羽毛球,不打针吃药都慢慢好了。

  春节前夕,市回中春晚在学生餐厅粉墨开场。这台纯粹由回中师生编排出演的联欢会获得空前成功,大大提振了全体回中人的士气,增强了教工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和幸福指数,也增强了领导集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直播时,很多家长看到老师与学生表演的节目,这个说,“这是我孩子的班主任,黄梅戏唱得还不赖嘞”!那个说,“我儿子也登台表演了,我是他爹,都不知道他还会这一套”。

  学生家长:很幸运为孩子选择了回中

  市回中学生张瀚今年考取了河南大学,虽不算全国名校,但张瀚和他的爸妈都非常满意。

  张瀚妈妈是个健谈的人,说来也巧,她也毕业于回中,和儿子是校友。她说,2015年儿子中招成绩529分,被回中录取。她觉得回中不错,劝儿子好好上。她的两个同学的孩子也考了520多分,都让孩子去名校借读了,其间也劝她给孩子办借读。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那两个同学的孩子考的都不理想,勉强只够上专科。张瀚妈妈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张瀚初入回中时,按成绩不够去奥赛班,偏巧分到麻晶老师班里。麻老师鼓励他咬定目标,别气馁。升入高二时,张瀚成功考入奥赛班,班主任换成郭海良老师。分科后,班主任又换成赵红梅老师。让张瀚妈妈感激的是,无论是麻晶老师,还是郭海良、赵红梅老师,他们都非常负责,对学生都分外好。张瀚的理化成绩不太好,几位老师常常鼓励他,每次成绩出来后,都把他的试卷一一找出来进行对比,查找出进步或退步的原因,这使得张瀚的成绩逐步提高。

  更令张瀚妈妈高兴的是,母校的“三为教育”理念很好,它不仅教会张瀚做人做事,还提高了他的学习自主性,让他找到了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和爸妈交流时,他明显关心时事,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和社会责任心。升入高中时,张瀚又矮又胖,家人老担心他长不高。后来,他融入回中这个大家庭后,开始喜欢打篮球。三年打篮球的好习惯,不仅给了他一副强壮的体魄,身体也长到1.84米。看到孩子的变化这么完美,又考上令人满意的大学,张瀚妈妈由衷为儿子高兴,她说,“很幸运当初为孩子选择回中。母校还真是‘回中回中,回回都中’”。

  回中学生:学校托举我起航

  在回中学生侯锦松眼里,母校是那么的巍峨丰满,无可挑剔。当初考入回中时,他的成绩只有550分,刚够进奥赛班,排名200名左右。今年高考,他考出了601分的好成绩,被哈尔滨工程大学录取,实现了学校“低入优出”的育人目标。

  侯锦松初中是在乡村中学上的。第一次离家那么远上学,他内心很忐忑,担心会和别人相处不好。但他的担心很多余,回中同学们很好相处,很快他就与寝室里的人打成一片。回中的生活老师很负责任,哪个学生晚回校一会,便会打电话确定其行踪;回中的老师更尽职尽责,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到办公室去问,不吃饭也要给学生讲明白。特别是班主任赵红梅老师,每天凌晨五点多到校,对同学们关心备至,她的教育方式还被称作“妈妈式教育”。这些都是“三为教育”的具体体现。老师课上教书,课下育德。

  他们班的女班长刚开始不敢管别人,后来社交能力和责任心得到提升,焕发出强大的人格魅力,再后来成为公认的班级“领袖”。还有一个男生,比较内向,高一时很少与人交流,高二时变得活泼很多,还乐于助人。“三为教育”注重的不仅是学习成绩,还有性格的改善,道德的灌输,能力的培养,真是为了“育人”才有的教育理念。

  “三为教育”还告诉学生,学习不仅是自己的事,还是家人、社会、国家的事。家人给他们依靠,社会给他们福利,国家给他们政策,他们理应学会感恩父母,奉献社会,忠于祖国。侯锦松说,“三为教育”提出的“感恩父母、和睦邻里,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忠于人民、奉献社会”的基本内涵可以被当作一辈子的目标,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实现的目标。每个人都把“三为教育”当作做人的原则,这将会使社会、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友爱。

  从高考过后就去饭店打工的杨新文(当年考上二本),到看似不成才却不回来接班的张宣玉;从不去借读如愿考上河南大学的张瀚,到中招平常高招出彩的侯锦松;考入回中前不管什么模样的学生,三年后走出回中校门时,他们身上表现出的自信、阳光、沉稳、淡定、朴实、勤奋,散发出来自名校学生的非凡气质。正如麻晶老师所说的“回中只出成品,为每个学生找出适合他的发展方向”,这正是“三为教育”所要表达的“为家庭添一份感恩,为家乡添一抹靓丽,为国家添一副脊梁”。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普及推广,“三为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或许有一天,“三为教育”理念终将影响和打破学生家长乃至商丘教育的思维定式,叩响素质教育的大门,让我们共同期待!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