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梁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本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在线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订习作新诗感慨多
李景亮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1966年8月,在所谓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我的新诗习作绝大部分被红卫兵搜走焚毁,幸存的只剩极少部分。我把这极少部分用细绳捆在一起,放在书橱一角,从此不去管它。

  时隔五十年,到2016年10月1日国庆节,我把它们从书橱里取出来,解开绳子,从头到尾地翻阅一遍。这使我感到非常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生活环境,闻到了昔日的气息,见到了那时的乡亲父老。

  这极少部分新诗习作,从时间上看,上自1960年12月12日,下至1964年5月20日,共计3年零161天。从年龄上看,我正处在24岁至27岁之间。从写作体裁上看,有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合计100多首。从写作题材上看,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有歌颂劳动人民的,有歌颂名胜古迹的,而歌颂劳动人民这部分则占绝大多数。

  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家,长在农村,热爱农民,长期从事农业报道,对“三农”怀有特殊感情。我以感恩戴德之心,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为素材,将饱满的激情凝聚笔端,选取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手法,为豫东劳动人民传神写照、大唱赞歌,赞颂他们的高尚品质:淳朴善良、热情大方、真诚纯洁、老实厚道、吃苦耐劳、克勤克俭、助人为乐、热爱集体、热爱祖国……

  当年我身为共产党员、年轻干部,出席过地区文教群英会,那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活力充沛,思如泉涌;同时又因知识积累不多、实践经验不足、观察分析能力不强、写作技巧不熟,必然会存在诸多缺点甚至错误。但如果扔掉又很可惜。我常想:它们占我多少时间,花我多少精力,耗我多少心血!这些习作,是我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回答。字里行间跳动着我的脉搏,活跃着我的生命,我怎肯忍心把它们扔掉不要呢!不能!绝对不能!因此,在我有生之年,趁我脑壳尚灵,当务之急,就是对这些习作新诗重新修订!修订工作自2016年10月1日国庆节开始,至今已有两年零三个月了。

  对习作新诗的修订工作,我总抱着咬文嚼字、吹毛求疵的态度,从五个方面做起。

  一是统揽全局,大处着手。首先审阅每首习作,题材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主题思想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结构是否合理,观点是否正确。一旦发现问题,马上予以纠正。

  二是增删改调,各得其所。增,指增添,内容过于单薄、叙事不具体、说理不充分、抒情不到位的,都要根据主题需要,适当增添,使习作新诗丰实厚重;删,指删减,删除那些重复累赘的字、词、句、节,使之简洁明了; 改,指改正,把那些内容不正确、材料不准确、格式不恰当、不通的句子、用错的标点符号等,都要逐字逐句逐节地清点,并要改对、改正、改好; 调,指调整,要把次序、位置安排不当的地方加以调整,做到各有其位、各得其所。

  三是加工,打磨成品。诗歌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要求作者用词准确,以表现事物的原貌,表达人的真情实感。而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非一次完成,所以一次性写出来的诗稿多是半成品,犹如毛坯,但还不是成品。这就需要加工。因此,修订习作新诗本身就是一个去粗取精、去芜取华的过程。只有经过雕琢和打磨,才能让人细品深嚼,受到启迪。

  四是删除抽象,塑造形象。所谓形象,即能引起人们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在诗歌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诗歌作品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为了塑造形象,我在修订习作时,果断删去了那些抽象的词汇,就是那些不能具体体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语言,代之以形象化的可感可悟的语言。

  五、升华感情,以情感人。作者对事物的认识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一个题材的表现,在初级阶段没有认识到它的深度和广度,随着思考和修订的进行、认识的深化,思想感情便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时,作者应该努力抓住它,及时修订,使诗情升华。

  关于新诗的表现形式问题,闻一多、臧克家、何其芳等名家都极力提倡写作现代格律诗。我在这次修订习作新诗的全程中,把他们的相关文字誊在纸板上,置于案头显眼处,当作座右铭,认真学习着、运用着。

  每节行数:一首新诗,每首可写四行、八行、十二行、十六行、二十行、二十四行、二十八行,再多可扩展到三十二行。行与行之间、节与节之间大致相称。

  每行顿数:每行可以三顿、四顿甚至五顿。每行最后一顿基本上都是两个字。

  押韵:间行或连行可押大致相同的韵,而且要有规律地押韵,最好一韵到底。当然允许中间换韵,两行一换韵,四行一换韵,八行一换韵。

  中国旧体诗,讲究平仄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写作现代格律诗时,要像旧体诗那样讲究平仄是很难做到的,也是不必要的。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